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产业化趋势下的文学价值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13:05

  本文关键词:产业化趋势下的文学价值形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至少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文学边缘化,是我们谈论当下文学问题脱离不开的现实语境,不少论者提出产业化是当代文学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是当代文学摆脱边缘困境的必然选择。实际上,产业化不应看做文学受外部环境影响,被市场强加压力之后做出的局部或应急策略调整,而是一旦文学朝着产业化的目标发展,文学作为艺术的价值形态将从文学生产的机理内部到文学传播、文学接受都发生重大变化转移的综合事件。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中关于文化批判的观点出发,对于产业趋势下的文学艺术价值形态分析,本文选取作家、文本、受众、媒介四个维度进行考察。通过对四个维度对应下的文学创作、文本审美形态、文学接受和文学评价在产业化过程中的特点分析,以此勾勒文学价值在当代社会中的形态。由于文学产业化必须依赖大众媒介实现效果,媒介在文学产业化过程中起到了标准设定的作用,是对传统文学评价主体的一种改写,故将对媒介的考察置于维度之首,以此突出媒介对文学产业化标准的设定及影响。文学价值在产业化趋势下发生移易的中心在于,文学艺术愈来愈需要通过可实际量化的经济学效益来证明自身存在合法性,在制造产业增值的压力下愈来愈远离它的艺术精神之维。文章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文学产业化对大众媒介的依赖决定了媒介尺度对文学产业化的标准设定,这可以通过媒介对文学产业化的表现内容、产业模式和文学话语走向的设定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其次,在产业化趋势下,作家写作的自律原则被场外他律取代,写作之于作家的意义之“无”被场域外部主导力量的物质利益“有”所掩盖。作家作为创作文学文本的实施者,在产业化趋势下由追求文学场象征资本变为追求诸如主流话语认同、排行榜、发行量等目标,由此导致文学先锋精神悬置。第三,对文学产业化文本审美形态的考察。就产业化文本的情感模式来说,文本具有鲜明的信息化、滥情和广告思维审美特征。通过文学和为人生的维度分析,我们基本认为产业化文本是一种带有审美畸变和意义虚假的文本,这是文本作为增值脚本的产业定位造成的。最后,是对产业文本下的受众分析。经过大众媒介的审美导向和训练,在丰富的产业化文学文本选择中,我们认为产业文学受众已经变成由类型读者、图像看客、能动受众为主的受众大军。出于对意义和真实的逃避,受众在最终的文学接受阶段与失却意义的产业文本实现了合谋,文学的审美与超越成为文化狂欢削平一切后的空名。文学价值在产业上升期的表现,是社会转型新旧价值观念需要磨合和更新的体现。由于特殊的现代化进程,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互相制约因素只在表面形成沟通,内部价值认同并未被有效打通。文学场的衰落,表面看像是守节式的自杀,实际是一切追求深度、坚持向存在发问艺术在过渡期必然发生价值移易的一部分。有鉴于此,在结语部分,本文认为,随着消费社会的推进,文学的边缘处境仍会进一步深化。尽管我们对为人类文明长远祝福和允诺的文学艺术,抱有与整个现代性进程遥相呼应的信心,建设性地看待文学产业化,也不排除寻求新的文学生存空间构建可能,但在此之前,无疑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关键词】:产业化 文学价值 媒介 场域 文本形态 受众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0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10-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11-15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15-17
  • 第一章 媒介尺度:产业文学标准设定17-24
  • 第一节 媒介对产业文学内容的设定17-20
  • 第二节 媒介对产业文学模式的设定20-22
  • 第三节 媒介对文学话语走向的设定22-24
  • 第二章 场外他律:写作价值重心转移24-32
  • 第一节 作家与文学场24-26
  • 第二节 由自律到他律的内在之变26-29
  • 一、为市场而作27-28
  • 二、场外资本转换28-29
  • 第三节 文学先锋精神悬置29-32
  • 第三章 增值脚本:文本审美形态定位32-40
  • 第一节 产业下的文本情感模式32-37
  • 一、信息化文本32-34
  • 二、滥情式文本34-36
  • 三、广告型文本36-37
  • 第二节 产业文本与内容虚空37-40
  • 一、文学的维度:审美假象38
  • 二、人生的维度:回避真实38-40
  • 第四章 审美幻境:文学接受意义呈现40-49
  • 第一节 产业受众40-45
  • 一、类型读者41-42
  • 二、图像看客42-43
  • 三、能动受众43-45
  • 第二节 未打通的场域沟通45-49
  • 一、文艺实用46-47
  • 二、沟通无效47-49
  • 结语 深化的边缘49-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文放;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1期

2 朱丽娟;赵沛林;;幻象式对巂运动——一种文学发展模式[J];文艺争鸣;2011年07期

3 张杰;文学传统的解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4 赵炎秋;文学传统与文学创新[J];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04期

5 张荣翼;文学氛围中的文学流变[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6 张慧颖;;文学传统的当代建构[J];青年文学家;2010年16期

7 ;全球化与文学传统[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6期

8 刘登翰;从“悖论”谈及澳门文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9 赵炎秋;论网络传播对文学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4期

10 李幸;“文学的”电视[J];文学自由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畅;;市场经济与文学传统——关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的辩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仇鸿伟;;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陈晓明;;文学:一种奇怪建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雷达;;中国文学将被时代改写?[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5 欧阳萍;;网络时代的文学命运[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叶岗;;文体意识与文学史体例[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8 钟俊昆;;从文学地理学论宁都客家文学[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乔治·恩·格勒伯格;王杰;;规则的非殖民化:关于第三世界文学的思考[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10 刘淮南;;文学的现实言说与文学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肖楠;网络文学如何作为文学[N];文艺报;2011年

2 耿波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欧洲文学传统中故事的消失[N];文汇报;2013年

3 杨守森;“元问题”视野中的文学传统[N];光明日报;2004年

4 张华;文学传统新论[N];人民日报;2004年

5 金永兵;文学基本理论建设的新思路[N];文艺报;2001年

6 韩浩月;属于大众的文学不会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张魁兴;新媒体文学为何值得提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邋赵宪章 陈望衡 马龙潜 陶东风 罗成琰 黄曼君 阎真 王岳川;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评论[N];文艺报;2008年

9 陈福民;什么不是“网络文学”[N];文艺报;2009年

10 何志钧 秦凤珍;文学的多维延展与文学性的隐性存在[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云;饮馔之美—二十世纪中国饮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赵鹏;汉初诸帝与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嘉悦;中国灾难文学及其流变[D];吉林大学;2016年

4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5 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年

6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7 周悦;晋隋之际南北文学融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健;“经典焦虑症”透视——“后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朝杰;贞观时期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颖;《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卢琰;本土与异域视野下的黄遵宪文学思想及成因探微[D];延边大学;2015年

3 于苗苗;明末清初莱阳左氏家族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万惠辰;社会中的网络文学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5 夏杰;明代昆山顾氏家族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润芝;当代沂蒙文学中女性形象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7 张s

本文编号:261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61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a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