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城市聚集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可以缓解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变得恶化等问题。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地下商业街的利用是其中主要的一个形式,另外,地下空间中地下商业街与人关系最为密切,在其中停留的时间最长。由于人们在地下商业街中很难辨别方位,容易迷失方向,产生紧张,恐慌等心理感受。这不仅消耗了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地下商业街整体的使用效率,而且紧急情况下将造成疏散的混乱以及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地下商业街寻路进行专题研究。本文以人在地下商业街的寻路行为作为出发点,研究对象主要限定在业态以零售即服饰、娱乐、餐饮等为主的地下商业街。首先介绍了寻路的相关理论,然后实地调研国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下商业街,总结并归纳出地下商业街在使用中所表现出的一般性问题,如环境氛围单调、空间尺度欠佳、标识系统混乱,缺乏细节设计等都对寻路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基于此对重庆金源不夜城、亿象城和三峡广场地下街进行寻路实验研究。通过记录轨迹、录音、访谈、问卷调查、个案跟踪,寻路实验,中庭认知实验等研究方法,采集路径特征数据,分析寻路行为方式,并利用寻路时放声思考所发出的语言符号,用编码方式,寻找出重复、相似的规则,总结出人在地下商业街的空间认知和寻路模式。由实际调研、问卷调查及实验结果表明:易识别的空间结构、地标性的商铺、标志物、节点空间等都能减少寻路障碍。其次,中庭认知也对建构空间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中庭的标志物和屋顶形式。在空间特征不明显的地下商业街,标识物的设置对人的寻路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总之,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设计,应以人的认知心理为基础,重点从空间导向着手,氛围营造为辅,再通过标识导向设计进行补充完善,创造和谐有序,导向性强的地下商业街环境。具体的设计策略在空间导向上包括入口设计、空间布局、通道及区域设计,氛围营造的设计主要是改善地下环境;标识设计包括地图设置、地下交通标识及商业广告标识设计。最后希望本研究中的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对今后地下商业街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商业街 寻路 空间认知 标识设计 氛围营造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14
- 1 绪论14-32
- 1.1 背景及意义14-16
- 1.1.1 研究的社会背景14-15
- 1.1.2 基于人的行为方式设计理念的发展15-16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6-18
- 1.2.1 研究的目的16
- 1.2.2 研究的意义16-18
- 1.3 研究对象的定义与范围限定18-19
- 1.3.1 地下商业街概述18
- 1.3.2 寻路行为18
- 1.3.3 研究范围限定18-19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19-26
- 1.4.1 有关地下商业街的研究19-23
- 1.4.2 有关寻路的研究23-26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26-31
- 1.5.1 研究内容26-27
- 1.5.2 研究方法27-29
- 1.5.3 结构与框架29-31
- 1.6 创新点31
- 1.7 本章小结31-32
- 2 相关理论概述32-50
- 2.1 寻路相关理论32-40
- 2.1.1 寻路的定义32-33
- 2.1.2 寻路的研究发展33-34
- 2.1.3 寻路的决策情况34-36
- 2.1.4 影响寻路的因素36-37
- 2.1.5 寻路的评价要素37-39
- 2.1.6 寻路的模型建构39-40
- 2.2 空间认知相关理论40-45
- 2.2.1 认知和认知心理学40-41
- 2.2.2 空间认知和认知地图41-43
- 2.2.3 室内空间认知43-44
- 2.2.4 空间认知与寻路的关系44-45
- 2.3 标识系统相关理论45-47
- 2.3.1 标识的定义45-46
- 2.3.2 标识的分类和发展46-47
- 2.3.3 标识与寻路的关系47
- 2.4 空间认知、标识系统和寻路的关系47-48
- 2.5 本章小结48-50
- 3 地下商业街的特点及其调研分析50-68
- 3.1 地下商业街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50-51
- 3.1.1 地下商业街的历史演变50
- 3.1.2 地下商业街的发展趋势50-51
- 3.2 地下商业街的特点51-56
- 3.2.1 地下商业街的环境特点51-52
- 3.2.2 地下商业街空间的特点52-54
- 3.2.3 地下商业街空间的类型和组合方式54-56
- 3.3 人在地下商业街中的心理行为和需求分析56-59
- 3.3.1 人在地下商业街中的心理行为分析56-58
- 3.3.2 使用者在地下商业街的需求分析58-59
- 3.4 调研与分析59-66
- 3.4.1 调研的内容和方法60-61
- 3.4.2 调研案例61-66
- 3.5 本章小结66-68
- 4 寻路行为模式下的地下商业街实验研究68-96
- 4.1 地下商业街寻路实验的研究方法、目的及流程68
- 4.1.1 实验目的68
- 4.1.2 研究方法68
- 4.1.3 实验流程68
- 4.2 地下商业街中寻路的问卷调查分析68-77
- 4.2.1 在地下商业街中是否有迷路现象68-71
- 4.2.2 发生迷路时人们的行为选择方式71-72
- 4.2.3 便于寻路的空间因素分析72-73
- 4.2.4 附录A1 调研问卷结果汇总分析73-77
- 4.3 地下商业街寻路的相关实验77-80
- 4.3.1 寻路路径特征数据采集实验77-78
- 4.3.2 三峡广场地下商业街寻路实验78-79
- 4.3.3 节点认知实验79-80
- 4.4 寻路实验结果分析80-92
- 4.4.1 寻路路径特征数据采集结果分析80-82
- 4.4.2 寻路行为结果解析82-89
- 4.4.3 节点空间认知实验分析89-92
- 4.4.4 实验结果小结92
- 4.5 地下商业街现状问题小结92-95
- 4.5.1 空间导向设计不够清晰93-94
- 4.5.2 标识导向设计不够完善94
- 4.5.3 情感氛围营造不够浓厚94-95
- 4.6 本章小结95-96
- 5 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设计原则及策略96-140
- 5.1 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设计原则96-98
- 5.1.1 整体化96-97
- 5.1.2 秩序化97
- 5.1.3 差异化97
- 5.1.4 人性化97-98
- 5.2 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空间导向设计策略98-120
- 5.2.1 加强入口的可识别性设计99-102
- 5.2.2 加强地下商业街与周边环境的连续性102-106
- 5.2.3 地下商业街内部空间导向设计106-118
- 5.2.4 不同类型地下商业街空间导向设计策略118-120
- 5.3 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情感氛围营造设计策略120-127
- 5.3.1 引入自然元素120-122
- 5.3.2 引入人的活动方式122-124
- 5.3.3 引入文化氛围124-125
- 5.3.4 营造趣味性氛围125-127
- 5.4 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标识导向设计策略127-137
- 5.4.1 标识导向设置原则127-130
- 5.4.2 标识导向设计原则130-132
- 5.4.3 标识导向设计策略132-136
- 5.4.4 不同类型地下商业街标识导向设计策略136-137
- 5.5 本章小结137-140
- 6 结语140-142
- 6.1 论文总结140-141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141-142
- 致谢142-144
- 参考文献144-148
- 附录148-160
- A.研究调查问卷148-160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道,钱福元;地下商业街的规划问题探讨[J];地下空间;1988年04期
2 尹伟;谈地下商业街入口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2003年02期
3 邓丽;;浅谈城市地下商业街环境意象设计[J];南方建筑;2006年11期
4 杨聿山;;“跳仓法”施工在厦门某420m超长地下商业街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1年04期
5 夏耀杰;对发展中的上海地铁地下商业街的理性思考[J];时代建筑;1996年01期
6 田英莹;从建筑与城市的一体化趋势谈地下商业街的规划设计[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7 刘文利,熊洪,李晓东;地下商业街建筑人员疏散预测[J];火灾科学;1999年03期
8 孙珠颖;魏宏杨;;浅析提高城市中心区地下商业街活力的设计策略[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年06期
9 郭白莉;;地下商业街设计分析及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10 黄钊;地下商业街的火灾防护[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隋莉莉;高伯扬;;城市已建地下商业街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苏丹;;地下商业街建筑防控烟策略管见[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3 贾秀娟;夏海山;佘高红;;基于空间意向的城市地下商业街标志设计研究——以北京西单大悦城地下商业街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方彬彬;赵琛;;初探人防地下商业街的防火与防灾[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5 俞锡桥;梁宝华;高汉民;;上海市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黄莹莹;陈忠暖;;广州市地铁沿线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对比分析[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7 唐昀;唐国强;;地下商业街烟气控制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璐;;浅析城市地下商业街人性化视觉导向识别系统——以柳州龙城地下商业街视觉导向识别系统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9 傅燕;欧阳焱;;韶山南路人防地下商业街暖通空调设计总结[A];2004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彪;长沙地下商业街缘何开而不发[N];中国商报;2006年
2 记者 祁昂;龙湖路地下商业街盛大开业[N];淮南日报;2011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贾楠;地下商业街:何日破茧成蝶[N];河北日报;2011年
4 经济视点报记者 窦磊;地下商业街:蛋糕还是鸡肋[N];经济视点报;2005年
5 宋喜岷;上海地下商业街灿若朝阳[N];中国纺织报;2007年
6 何书彬 方燕;火车站地下商业街月底开建[N];厦门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许跃彬 实习生 杨彩明;省会商业地产“地下掘金”[N];石家庄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周晓方;轨道交通串起未来地下商业街[N];无锡日报;2009年
9 记者 孟霞 实习记者 韩莎莎;伊宁市青年街地下商业街开工建设[N];伊犁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吴高斌 通讯员 熊杰;我市将建首条人防地下商业街[N];黄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琪;地下商业街的声景研究与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练舢姗;地下商业街氛围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周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下商业街可识别性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3 徐永莉;某地下商业街火源位置对安全疏散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车轶琳;R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田香;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郭梅;城市地下商业街可识别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7 熊海群;地下商业街的防火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杜洪泰;地下商业街系统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9 丁建华;城市地下商业街应对火灾事故的安全疏散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邵龙庆;淮南市龙湖路地下商业街的火灾烟气的控制与人员疏散[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42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