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非真话语的语用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23:09

  本文关键词:非真话语的语用隐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真话语 语用隐喻 普遍性 转换 积极语用功效


【摘要】:传统的非真话语研究大多停留于谎言或假话,涉及礼貌和其他善意目的,非真话语大多被冠以"欺骗"的贬义而不齿。其实现实生活中非真话语要比谎言或假话多得多;许多话语的非真实性连交际双方都很少意识,因为它们的出现也并非欺骗的目的。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外语学院;
【关键词】非真话语 语用隐喻 普遍性 转换 积极语用功效
【基金】:重庆三峡学院2011-2013“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对比语言学及语用学研究”
【分类号】:H030;H05
【正文快照】: 非真话语(AU)②在许多文章中[1-3]被译成Deception(简称DEC),跟谎言、假话画上了等号[4]。无论是真实话语还是非真话语,从Austin(1962)Searle(1969)的言语行为理论来看,均能“以言行事”,产生“言后之力”。从Grice的合作原则来看,违反了质的准则,人们并非就不能进行顺利的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章华;;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隐喻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汪少华;;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演讲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3 钱冠连;言语功能假信息——兼论Grice“合作原则”的拯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7年05期

4 何自然,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Istvan Kecskes;;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o Pragmatics[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张淑玲;何自然;;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6年01期

7 姜毓锋;丁林梅;;《红楼梦》人物非真实性话语语用分析[J];中国外语;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国;;白谎语言策略的顺应性解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刘江华;;夸张的认知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李美;;《傲慢与偏见》人物非真实性话语的语境顺应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李元胜;;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黄苇;;善意谎言的语用阐释与语用价值[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6 赵丽梅;朱乐红;;顺应论语境观与言语幽默的解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7 张冬梅;苗淼;;顺应论下对谎言的认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8 曹悦;;谎言的语用特征[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黄成夫;;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丁利英;;顺应论在国际广告全球化中的运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利;基于语料库的当代汉语剧本中作为面子威胁行为的请求拒绝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史文霞;科技语篇经济性:意向性与语用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刘根辉;计算语用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梅美莲;小说交际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马惠玲;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方传余;言语幽默的语用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吴炳章;交际博弈论[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张颖;回应交际的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少华;;谚语·架构·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2 陈融;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3 何自然,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马清华;语义理解中的谎言分析[J];修辞学习;2001年06期

5 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试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J];修辞学习;2003年01期

6 张淑玲;何自然;;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6年01期

7 胡范铸;;真实陈述·虚假陈述·事实所指[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8 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翠;国外隐喻研究刍议[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孙启耀,伊英莉;我国目前隐喻研究的进展简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3期

3 李秀丽;隐喻研究的误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王李霞;隐喻探源——兼论我国历史上的隐喻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少云;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2003年02期

6 彭增安,吴云;隐喻研究的热点问题[J];修辞学习;2003年02期

7 蒋光友;隐喻研究面面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8 刘宇红;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李福印;;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第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胡浩;;分析哲学视野中的隐喻研究——兼论隐喻和类比的区别[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增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西方隐喻研究管窥[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2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戴卫平;高艳红;;垂直方位词“上/下”“UP/DOWN”隐喻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戴卫平;高艳红;;垂直方位词“上/下”“UP/DOWN”隐喻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傅敬民;;英语特殊隐喻研究及其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琳;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红周;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贤平;“象征”与“隐喻”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云;政治语言中的隐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和贞;从中外隐喻研究对比看德汉成语的隐喻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范淑云;汉语中与人体部位相关语词的隐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长慧;中国古典诗词的隐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清;频次对二语习得中隐喻的影响:基于使用的隐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7 夏芸飞;认知理论下的歇后语隐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思;女性政治演讲中的思想隐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微;汉语“吃”的隐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紫涵;汉语报刊新闻标题的隐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9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09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