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法元话语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12 23:13

  本文关键词:语法元话语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元话语 识别标准 立法语篇


【摘要】:元话语的识别应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标准,语法元话语就是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来的元话语的重要成员之一。语法元话语分为语篇语法元话语、人际语法元话语和语篇/人际多功能语法元话语。在目的导向的对话性元话语理论基础上,三类语法元话语在立法语篇中得到了初步分析。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长江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语法元话语 识别标准 立法语篇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元话语是当前语篇分析和语言教育中的一个话题,它反映了语篇生产者、语篇和受众之间的动态关系,是语篇对话性的指示器,能让语篇的受众便捷地理解语篇生产者的交际目的。但国内外元话语的研究者们多关注显性的词汇手段表达的元话语,,对隐性的语法手段构成的元话语鲜有提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宏;;巴赫金语言哲学视角下的元话语标记研究[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2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上)——语用研究新途径探索[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3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下)——语用话语分析新途径[J];修辞学习;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艳;;藏汉语偏正短语语序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郁步利;;表示存在的“there be”和“有”字句及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储泰松;;普通话拟声词的语音规律及其例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史丰;;石泉方言中的一组偏正式短语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刘世余;赵秀莉;;“数+人”结构中“人”的词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周筱娟;;汉语谦逊和谐礼貌语的形式意义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立;汉语方位词身份的确认与N+L结构的收词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8 曾常年;动词重叠式中动词的语义虚化与发音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9 朱军;;多项列举式后“等”的多维考察[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10 唐秀伟;;动词前“来/去”考辨[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Ma Shi Wen Tong and its Theory of Languag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金柱;沈威;杜超华;;基于规则的复句中的关系词标注探讨[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5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舒江波;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琪;留学生对汉语“谁”的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语料库途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杨丽敏;反义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吴慧颖;“人人”与“每个人”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赳赳;;关于元话语的范围和分类[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2 胡范铸;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法律语言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法庭互动话语合作问题研究[J];外语学刊;2004年05期

4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性——巴赫金研究概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5 徐海铭;潘海燕;;元语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纯;;我国立法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9年04期

2 高丽娟;;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中国立法语篇情态动词对比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杨敏;;立法语篇文化语境权力意志剖析[J];修辞学习;2007年02期

4 杨敏;;立法语篇人际功能的权力意志剖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4期

5 贾素清;;立法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8期

6 刘虹;话轮、非话轮和半话轮的区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7 贺音;;中英继承法的批判性话语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8 胡庚申;;国际交流语用模型及其参数化例示[J];外语教学;2008年04期

9 杜碧玉;;中英法律颁布套语的语用分析和比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韩蕾;;语料库建设中的名词标注方法[J];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琼;翻译就是顺应与抉择:论立法语篇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2 黎f;立法语篇权力关系研究:批评性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21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21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