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话语标记“说到底”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13 08:02

  本文关键词:话语标记“说到底”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说到底 话语标记 主观性 话题 衔接 关联理论


【摘要】:本文以现代汉语话语标记“说到底”为切入点,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话语标记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首先,全面考察现代汉语中的“说到底”,从性质和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定性划分并考察共时层面的主观化过程。其次,重点考察话语标记类“说到底”的语篇衔接功能和话语组织功能。接着结合关联理论、注意理论及会话原则对话语标记“说到底”进行了考察,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现代汉语中话语标记“说到底”的认识。最后,我们尝试结合形式逻辑学部分原理,借鉴其推理框架,进一步提高对话语标记类的“说到底”作为总结性篇章连接成分时,在使用过程中搭建言语框架的认识;与此同时,结合预期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在研读相关文献和著作的基础上总结关于话语标记“说到底”的已有研究成果和尚有可能突破的方面。 第二章主要界定了现代汉语中的话语标记“说到底”,并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考察了其形成过程,还从认知方面对其形成进行了简要分析。 第三章着重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详细考察了话语标记“说到底”。包括考察其在篇章中的分布、语篇衔接功能和话语组织功能。 第四章主要是考察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话语标记“说到底”,并结合注意理论和会话原则对其进行了考察。 第五章主要是从逻辑角度、预期理论对话语标记“说到底”在实际中的使用进行了考察。 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语部分,综合全文各个章节中的观点,对话语标记“说到底”进行描述和总结,对全文的中心内容作出一个大致的概括和说明,并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说到底 话语标记 主观性 话题 衔接 关联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9-13
  • 1.2.1 国外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9-10
  • 1.2.2 国内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10-11
  • 1.2.3 关于“说到底”的研究11
  • 1.2.4 其他相关研究11-13
  • 1.3 研究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及语料来源13-14
  • 1.3.1 研究理论方法13
  • 1.3.2 语料来源13-14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的“说到底”14-30
  • 2.1 现代汉语中“说到底”的性质界定14-18
  • 2.1.1 现代汉语中的“说到底”14-18
  • 2.2 “说到底4”的性质18-21
  • 2.2.1 “说到底4”的性质18-20
  • 2.2.2 总括式“说到底4”和递进式“说到底4”20-21
  • 2.3 对话中的“说到底”划界21-22
  • 2.4 “说到底4”的语法化22-27
  • 2.4.1 述宾短语“到+底”22
  • 2.4.2 “VP+到+底”22-25
  • 2.4.3 “说+到+底”25-27
  • 2.5 从“说到底1”到“说到底4”的隐喻机制27-29
  • 2.5.1 从“说到底1”到“说到底4”的主观化过程27-28
  • 2.5.2 从“说到底1”到“说到底4”的隐喻机制28-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说到底4”的语篇衔接功能和话题组织功能分析30-44
  • 3.0 话题和衔接30-32
  • 3.0.1 话题30-31
  • 3.0.2 衔接理论和衔接手段31-32
  • 3.1 “说到底4”的分布32-34
  • 3.1.1 话题之首32-33
  • 3.1.2 话题之间33
  • 3.1.3 话题之尾33-34
  • 3.2 “说到底4”的语篇衔接功能分析34-38
  • 3.2.1 表追加35
  • 3.2.2 表推论35-36
  • 3.2.3 表解说36-37
  • 3.2.4 表转折37-38
  • 3.2.5 表条件38
  • 3.3 “说到底4”的话语组织功能分析38-43
  • 3.3.1 转移话题40-41
  • 3.3.2 拓展话题41-42
  • 3.3.3 总结话题42
  • 3.3.4 结束话题42-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说到底4”44-57
  • 4.1 “说到底4”和关联理论44-48
  • 4.1.1 语境44-46
  • 4.1.2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说到底4”46-48
  • 4.2 “说到底4”和注意理论48-51
  • 4.2.0 注意48-49
  • 4.2.1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49
  • 4.2.2 注意理论指导下的“说到底4”49-51
  • 4.3 “说到底4”和零形回指51-54
  • 4.4 “说到底4”和会话原则54-56
  • 4.5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说到底4”在使用中的逻辑分析57-65
  • 5.1 “说到底4”和形式逻辑57-61
  • 5.1.1 递进式“说到底4”和关系推理(演绎推理)57-59
  • 5.1.2 总括式“说到底4”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归纳推理)59-61
  • 5.2 “说到底4”和(反)预期61-64
  • 5.2.1 “说到底4”和顺应预期61-62
  • 5.2.2 “说到底4”和违反预期62-64
  • 5.3 本章小结64-65
  • 第六章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元;逻辑联系语在语篇中的联结功能探讨[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袁毓林;;反预期、递进关系和语用尺度的类型——“甚至”和“反而”的语义功能比较[J];当代语言学;2008年02期

3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4 张秀松;;语气副词“到底”的历史形成[J];古汉语研究;2012年01期

5 金昌吉;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6 曹秀玲;;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0年05期

7 殷树林;;说话语标记“不是”[J];汉语学习;2011年01期

8 唐敏;;副词“还”的“反预期”语用功能及“反预期”的义源追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马立杰;;奥巴马连任就职演讲的衔接手段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14期

10 王正元;;话语标记语意义的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023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23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5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