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警示类车贴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5:48

  本文关键词:警示类车贴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车贴语 警示类 顺应理论 关联理论 认知语用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私家车数量的与日俱增,车贴语作为一种新型而特殊的语言现象进入大众视野,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它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车贴语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警示类车贴语承载着车贴语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这类车贴语种类虽不多,但是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生硬冰冷的少,而委婉幽默的多。发话者可以借它很好地传达交际意图,与此同时释话者很容易地理解警示意图,交际能够顺利完成。警示类车贴语是怎么被发话者产出的,又是如何被释话者解读的,本文就以警示类车贴语为研究对象,围绕着这两个问题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运用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进行详细地探究和分析。 本文先以静态的角度简单地介绍了车贴语的来源及发展,并从功能上把车贴语分为警示类、调侃类、诙谐类和宣泄类,从而对车贴语有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接着着重从内容和言语行为上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警示类车贴语进行细致地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本文以顺应理论为框架,分别从警示类车贴语对语言使用者、交际双方所共享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这些语境成分的适应;在适应语境基础上所选择的语言结构对象;警示类车贴语适应性语境成分和选择的适应性结构对象相互的、动态的适应过程;警示类车贴语产出的意识突显性四个方面来研究该类车贴语的产出机制。发话者产出警示类车贴语后,释话者又是如何理解话语含意,明白警示意图的,,文章接着运用关联理论分析了警示类车贴作为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警示类车贴语解读时的关联程度以及所追求的最佳关联,进而得出释话者在和互明的语境的最佳关联中解读话语意义,推理出警示意图的。通过对警示类车贴语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本文期望能推进车贴语这一新兴的语言现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能探索和丰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车贴语 警示类 顺应理论 关联理论 认知语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9-10
  • 1.1.1 选题来源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1.3 语料来源10
  • 1.2 选题研究现状10-14
  • 1.2.1 研究的视角10-13
  • 1.2.2 研究的不足之处13-14
  • 第2章 车贴语概述14-24
  • 2.1 车贴语的起源和发展14-15
  • 2.2 车贴语分类15-17
  • 2.3 警示类车贴语的分类17-24
  • 2.3.1 按内容分类17-20
  • 2.3.2 按言语行为分类20-24
  • 第3章 顺应论视角下警示类车贴语的产出研究24-39
  • 3.1 顺应论的理论框架24-26
  • 3.1.1 语言选择24
  • 3.1.2 三个关键概念24-26
  • 3.1.3 四个研究视角26
  • 3.2 顺应论在警示类车贴语中的应用26-39
  • 3.2.1 警示类车贴语对语境成分的适应26-30
  • 3.2.2 警示类车贴语对适应性语言结构对象的选择30-36
  • 3.2.3 警示类车贴语适应性动态过程36
  • 3.2.4 警示类车贴语适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36-39
  • 第4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警示类车贴语的解读研究39-50
  • 4.1 关联理论的理论框架39-43
  • 4.1.1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39-41
  • 4.1.3 关联程度41-42
  • 4.1.4 关联原则、最大关联、最佳关联42-43
  • 4.2 关联理论在警示类车贴语中的运用43-50
  • 4.2.1 警示类车贴语作为明示—推理的交际43-45
  • 4.2.2 警示类车贴语的关联程度45-47
  • 4.2.3 警示类车贴语的解读追求和语境的最佳关联47-50
  • 第5章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5
  • 个人简介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汽车警示语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周斌;;论车贴标语的修辞运用及现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周余瑞;杨偃成;;网络流行语“hold住”的认知语用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4期

4 张晓英;;车贴语言探析[J];大家;2011年15期

5 陆艳芳;;车贴语幽默语效的形成分析[J];华章;2012年06期

6 孙雅静;高凤翔;;网络流行语的语境顺应性研究[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7 马树辰;;模因论视角下的车贴文化成因阐释[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8 吕盼;;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中的语境比较[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9 杨阳;刘文楠;;车贴语的语用含义、言语行为及其他[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冶艳杰;冶慧颖;;就会话含义理论探讨汽车尾部警示语的语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025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25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