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眼”隐喻多维跨域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5:00
本文关键词:汉英“眼”隐喻多维跨域认知研究
【摘要】: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直到1980年Lakoff, G.和Johnson, M.将认知与隐喻相结合,国内外学者才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认为隐喻不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与人们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说,隐喻是在相似性的基础上,从一个认知域向另外一个认知域的映射。它涉及人类感情、思想和行为的表达方式在不同但相关领域间的转换生成,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作为认知和思维的工具,隐喻将现实世界与人类认知联系起来,并表现在语言中,无论是从词汇和句子层面来看,还是从语法层面来看,人类语言中都有隐喻的足迹。可谓隐喻无处不在。 人类在认识世界时总是以身体为经验,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眼作为视觉器官,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人类认知主客观世界活动的起点。随着人们对“眼”自身功能性质的认识加深,经过隐喻必然会形成许多隐喻表达。本文受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阐释的启发,首先从词汇层面考察汉英“眼”所涉及的实体隐喻,其次根据“眼”与其他词语在句子层面产生的语义冲突来考察汉英“眼”所涉及的结构隐喻,再通过分析有关“眼”的句子所表达的各种语义过程之间的转换来考察与“眼”有关的语法隐喻现象。前三章侧重于描写解释汉英“眼”共同涉及的隐喻类别以及每一类别下面汉英“眼”隐喻的差异之处,当然在描写解释的行文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疑问:汉英“眼”隐喻在词汇表达以及隐喻映射上有哪些异同点?汉英“眼”隐喻有哪些认知上的共性特点?与“眼”有关的语法隐喻在词汇语法层都涉及到了“眼”词性的变化,那么汉英“眼”词性转化的认知机制是什么?所以,最后先以图表的形式对比呈现了汉英“眼”隐喻在词汇表达方面以及基于“眼”各方面特点的隐喻映射异同点,并从中总结了汉英“眼”隐喻在认知上的共性特点,最后梳理了汉英“眼”词性变化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眼 Eye 隐喻认知 多维跨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5;H3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9
- 0.1 选题理由及价值8-9
- 0.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9-16
- 0.3 本文的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及体例安排16-19
- 第一章 汉英“眼”与实体隐喻19-38
- 1.1 容器域19-21
- 1.2 人物域21-23
- 1.3 性质域23-25
- 1.4 时间域25-27
- 1.5 意识域27-29
- 1.6 情感域29-33
- 1.7 能力域33-35
- 1.8 思维域35-36
- 1.9 小结36-38
- 第二章 汉英“眼”与结构隐喻38-52
- 2.1 眼睛是颜色38-40
- 2.2 眼睛是温度40-41
- 2.3 眼睛是利器41-42
- 2.4 眼睛是食物42-43
- 2.5 眼睛是发光的物体43
- 2.6 眼睛是人43-47
- 2.7 眼睛是水47-48
- 2.8 眼睛是线条48
- 2.9 眼睛是四肢48-50
- 2.10 小结50-52
- 第三章 汉英“眼”与语法隐喻52-61
- 3.1 语法隐喻理论52-53
- 3.2 汉语中“眼”的语法隐喻53-55
- 3.3 英语中“眼”的语法隐喻55-60
- 3.4 小结60-61
- 第四章 汉英“眼”隐喻综合对比分析61-86
- 4.1 汉英“眼”隐喻综合对比61-69
- 4.2 汉英“眼”隐喻认知共性特征69-75
- 4.3 汉英“眼”词性变化的认知机制75-85
- 4.4 小结85-86
- 结语86-87
- 参考文献87-93
- 致谢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琴;李气纠;;汉英“眼”语义延伸的认知方式对比[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孙影;成晓光;;隐喻体验性的多维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孙影;成晓光;;隐喻象似性的三维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王茂;项成东;;汉语“眼、目”的转喻与隐喻[J];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03期
5 肖灵;;人体隐喻的认知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7 张学忠;戴卫平;;英语“eye”隐喻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8 王敏;英汉人体词认知对比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杨希英;;试论修辞隐喻与认知隐喻的本质区别[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10 郭宇昕;;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32期
,本文编号:1029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2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