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元话语运用分析
本文关键词: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元话语运用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元话语《天堂蒜薹之歌》文学篇章 元话语历时研究
【摘要】:元话语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劝说性应用型语篇的分析上,在文学语篇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还很薄弱。对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的元话语运用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作品的阐释维度和价值意蕴。小说两个版本的元话语中引导式元话语数量大大超过互动式元话语数量,而且新版本增加了更多和读者的互动,反应了社会环境变迁对作者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影响。
【作者单位】: 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元话语《天堂蒜薹之歌》文学篇章 元话语历时研究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英文学篇章元话语对比研究”(课题编号:ZYGX2010J14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H1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者为了考虑读者的需要,在组织语篇的方法和与读者互动上要使用一定的策略。这就是Harries和后来的众多学者所研究的元话语概念。目前对元话语的应用研究,国内外更多地关注劝说性的应用型语篇,对文学语篇研究缺乏,据笔者手头资料所查,国内只有个别研究者如陈琳、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琳;;《红楼梦》叙事元话语及其模式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琳;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说书套语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昕;;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元语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熊笛;;英汉元话语对比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徐赳赳;;关于元话语的范围和分类[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4 卢惠惠;;古代白话小说语言形式的程式化特征[J];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01期
5 刘泽权;田璐;;《红楼梦》叙事标记语及其英译——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6 徐海铭;潘海燕;;元语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义勤;刘进军;;“自由”的小说——评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J];山花;2006年05期
2 马艳艳;裴秀红;;莫言小说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06期
3 张闳;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J];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05期
4 殷相印;莫言小说色彩词的超常运用谈片[J];修辞学习;2000年01期
5 付艳霞;莫言小说中"元小说"技巧的运用[J];山东文学;2004年10期
6 王金胜;传奇:莫言小说的叙事资源与美学特征——以《红高粱家族》及中短篇小说为中心[J];唐都学刊;2005年01期
7 王自合;郑磊;;浅析民俗文化在莫言小说中的作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房赋闲;;莫言创作研讨会综述[J];文史哲;1989年01期
9 赵顺宏;;痛感的净化——莫言小说的一个侧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王北平;;莫言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突破——谈莫言小说的复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恩兵;;狂欢情结与民间品性双重建构下的文化叙事——莫言小说的文化品格[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仲明;莫言的诉说[N];吉林日报;2003年
2 马旭东(编辑);关于吃肉的古老话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蒋泥;天才是怎样“玩”老的[N];太原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竞;《红高粱》已经变成了他的符号[N];辽宁日报;2006年
5 吴秉杰;赞扬的与不赞扬的都说[N];文学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齐林泉;莫言:追忆与青春[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乔宗玉;岁月的呓语[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石一龙;一出大戏唱得大气精纯[N];检察日报;2001年
9 石龙;超越与先锋[N];检察日报;2001年
10 石一龙;诉说的海市蜃楼[N];中国保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枫;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2 周建华;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丽;论莫言小说的怪诞表现形态[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覃婷;莫言小说创作的心理底蕴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3 朵辉贤;启蒙与莫言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4 白玉;论莫言小说中的死亡书写[D];延安大学;2011年
5 王瑜;莫言小说创作观念的解构与重建[D];延边大学;2011年
6 张丽君;莫言小说的仪典化叙事[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雷健;莫言小说的重复现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布丽榛;论莫言小说的民间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英杰;莫言小说的民间特质[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娟;莫言小说色彩的运用及审美效应[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1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3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