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语言”测试的“特殊性”探析
本文关键词:“专门用途语言”测试的“特殊性”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专门用途语言(LSP) 测试 特殊性 效度
【摘要】:专门用途语言(LSP)测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成为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的类别。与通用语言测试相比,开发专门用途语言测试主要是为更好地反映受试者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水平,提高测试的效度。但是目前学术界关于LSP测试的定义还存在诸多问题,测试的"特殊性"概念不仅能够较好地解释这些问题,而且当它与测试效度联系起来时,对LSP测试的开发具有实用的价值。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专门用途语言(LSP) 测试 特殊性 效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言测试的评价标准研究》(批准号:12JJD740002)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03
【正文快照】: 综合性的语言能力测试,也叫通用语言测试,主要运用于外语学习领域,著名的有英国剑桥“熟练英语证书考试”(CPE)、雅思(IELTS)G类考试、以及中国的外语四、六级考试。最早的CPE于1913年开发并投入使用,距今已有整整一个世纪。[1]专门用途语言(LSP)测试,也叫特殊目的语言测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焕强;论外语教学评估与测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吴若愚;关于普通话测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张军民;PSC暴露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4期
4 邹斌;试论“教师口语”重点课程建设[J];镇江高专学报;2001年03期
5 朱学佳;改进汉语教学 提高汉语教学水平[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6 温晋方;《专用语言的测试》评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7 卢振杰;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应进一步规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曾建生;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9 刘春;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差异及标准把握[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何干俊;;从“说话”看普通话水平测试[J];理论月刊;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卫;;浅谈PSC中命题说话测试项的应对[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柳媛媛;;浅谈同传培训的质量监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巢峰;;掌握辞书的特殊性[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4 李行健;;词义的演变漫议[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5 李长丽;;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不对称的原因[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徐瑶;;编纂外来词词典的若干问题[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唐亚平;樊新荣;;对《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爱书;;浅析“A不B,C不D”式六言熟语[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彭宗平;;儿化词的“必读”与“必懂”[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言;一部大型语言国情专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推普”刮目看广西[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刘元;怎样让我们的语言具有和谐的美感[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锦秀文 (江苏 市民);呼吁北京土话“申遗”折射的隐忧[N];华夏时报;2007年
5 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 王磊;普通话水平测试须注重理据性[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赵来发;香港人普通话水平提高[N];光明日报;2000年
7 姚建宏;注重语言修养,,营造公务员的和谐工作环境[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8 龚敏;C 网络语言是对汉语的污染[N];保定日报;2006年
9 刘永耕;同音同义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10 华文;澳门人练讲普通话[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汉卫;华语阅读测试论[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海英;中英合同文本的指示语[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刘小洁;中级汉语口语语气词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蔡彦鹏;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系统的语图识别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刚;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湖南大学;2001年
5 周晓青;汉西言语礼貌试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翟语天;对外新闻背景翻译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杨静夷;与不定量词“点”有关的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8 张抗抗;语言符号的语音象征[D];大连外国语学院;2007年
9 付小秋;2010年上海世博会口译志愿者跨文化培训的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高晗;从德国功能主义观论电影字幕翻译[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2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3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