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隐喻的语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5:18

  本文关键词:汉语隐喻的语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 语义结构 语义特征 语义类型 语义理解


【摘要】:隐喻辞格是一种语义辞格,因此,从语义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本文运用修辞学、语义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以隐喻辞格为研究对象,对隐喻语义结构的多种表现形式,语义结构关系形成的语义特征,归纳语义类型及语义理解这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隐喻的构成包括四个要素,即本体、喻体、喻词、喻底。这四个要素可以根据表达效果的需要有多种组合形式,从而表现出多种语义结构。喻底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是隐喻得以生成最关键的要素,体现隐喻最根本的相似语义特征,在相似特征的基础上,隐喻还根据语义结构关系即映射关系形成多种语义特征。隐喻在通过喻体来说明本体时,可以通过二者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将语义类型进行归类,以便更好地对隐喻进行理解。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受哪些因素影响,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一项内容。
【关键词】:隐喻 语义结构 语义特征 语义类型 语义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研究缘起7-8
  • 1.2 研究现状8-9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9
  • 1.4 隐喻的界定9-11
  • 第二章 隐喻的语义结构11-16
  • 2.1 语义结构11
  • 2.2 隐喻构成要素的多种组合形式11-16
  • 第三章 隐喻的语义特征16-21
  • 3.1 语义特征16
  • 3.2 隐喻的映射结构关系形成语义特征16-21
  • 第四章 隐喻的语义类型21-27
  • 4.1 强化型21-22
  • 4.2 归类型22-24
  • 4.3 描写型24-25
  • 4.4 说明型25-27
  • 第五章 隐喻的语义理解27-35
  • 5.1 隐喻理解首先是对隐喻的辨认27-29
  • 5.2 民族文化是隐喻理解的背景29-33
  • 5.3 隐喻思维是隐喻理解的过程33-35
  • 结论35-36
  • 致谢36-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革非;颜晓川;;论隐喻的基本语义特征所体现的人类思维方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王洪刚,杨忠;试论隐喻思维的特点及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3 程琪龙;“语义结构”体现关系的探索[J];国外语言学;1995年03期

4 刘小明;;隐喻的语义特征:多样性与连贯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5 范铎;;Metaphor Translation:A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1期

6 苏岚;;隐喻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晓燕;;论隐喻的语义结构[J];黑河学刊;2009年09期

8 张德功;;从范畴角度看隐喻的相似性[J];黑河学刊;2010年06期

9 林春梅;;English Metaphor and its Culture[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10 郭贵春,安军;隐喻的语境分析[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3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43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b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