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的修辞格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9 21:03

  本文关键词:《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的修辞格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博雅汉语 HSK 汉语修辞格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虽然存在过争议,近些年,相继召开多次对外汉语修辞学研讨会,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认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发行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语篇方面明确要求,“掌握简单、比较复杂和复杂的修辞方法,感知更复杂的中文修辞方法。”但是根据平时接触到的几本对外汉语教材,发现只有个别教材中对修辞格有专门设计。 本文选取国内留学生高级阶段使用广泛的《博雅汉语》为例,统计了教材中各类汉语修辞格的使用情况,发现该教材的课文中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汉语修辞格的句子,,表达效果很强。练习和阅读材料中也涉及到了很多修辞格,有的在修辞格出直接设问题。 同时查阅了HSK大纲、HSK大纲样题、HSK真题。大纲中要求考查汉语修辞格:《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听力部分要求“理解必要的修辞手段”,主观性试题作文部分要求“能使用较复杂的句式和一定的修辞手段”。摘录了2套样题和近3年HSK5、6级真题各一套,发现样题、真题中均对修辞格有所考查。 进一步查阅了中国学生《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就明确要求学习汉语修辞格。加之汉语修辞格与汉语言、汉文化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修辞格应该是重要的内容。 既然修辞格是汉语和汉文化的重要内容,《博雅汉语》这样被广泛应用于留学生高级阶段的教材却忽视了汉语修辞格的引导,这对于热爱汉语、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想在汉语学习上有所建树的留学生来说,对其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况且,《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也明确要求要掌握修辞格,所以,本文建议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能适当重视汉语修辞格及汉语修辞格对汉文化的影响,在教材中对修辞格能有所说明。
【关键词】:博雅汉语 HSK 汉语修辞格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论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绪论7-26
  • 第一节 研究意义7-8
  • 第二节 研究现状8-12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12-13
  • 第四节 汉语修辞格的界定与分类13-26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及教材中的汉语修辞格26-28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对汉语修辞格的要求26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语修辞格26-28
  • 第二章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汉语修辞格的统计与分析28-37
  • 第一节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汉语修辞格的统计28-30
  • 第二节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汉语修辞格的分析30-37
  • 第三章 汉语修辞格的考查及使用情况37-42
  • 第一节 HSK 大纲中对汉语修辞格的考查要求37
  • 第二节 汉语修辞格在 HSK 大纲样题中的相关考查37-38
  • 第三节 HSK 真题中汉语修辞格的相关考查38-40
  • 第四节 留学生汉语修辞格学习和使用情况调查40-42
  • 第四章 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建议42-55
  • 第一节 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可忽略性42-50
  • 第二节 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忽略的原因探究50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汉语修辞格的编写建议50-53
  •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修辞格的教学建议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8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8-89
  • 致谢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丰国欣;英语写作中英汉修辞格比较——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文化因素之二[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侯友兰;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教学与修辞能力的培养——第二届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张雅莉;浅论谐音与中国传统文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涛;白洁;;文学修辞格在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应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5 曹铁根;谐音·修辞·汉文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1063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63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