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篇》编排特色析论——基于“双轨制”辞书《集韵》《类篇》的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类篇》编排特色析论——基于“双轨制”辞书《集韵》《类篇》的对比分析
【摘要】:《类篇》和其姐妹篇《集韵》是宋代"双轨制"辞书的重要代表。《类篇》的编排呈现了"相副施行"的"双轨制""篇韵"辞书的真实面貌;折射出宋人进步的辞书修撰理念;反映了宋代语言学领域的革新和进步;启示后来的学者科学、合理地利用古代"双轨制"辞书。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类篇》 双轨制 编排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40120)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B21) 华南农业大学教改重点项目(JG10017)
【分类号】:H162
【正文快照】: 《类篇》是宋代官修的字书,它以《集韵》为蓝本修撰而成,《集韵》《类篇》是宋代“相副施行”的“双轨制”“篇韵”辞书的重要代表。《类篇》在编排方面借鉴了《集韵》的优势,融字书与韵书于一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借助计算机技术制作出高质量的《集韵》《类篇》电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顺琴,卢和乐;《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白兆麟;蔡英杰;;《老子》“道经”首篇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陈立柱;;战国时宋都彭城辨[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6 王有卫;;古文献中篆文及其篆楷对应错漏举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刘精盛;;郭编《古代汉语》指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李先华;《说文段注》词义考释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陆生发;;浅谈“鬼才”与道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李杰;;《韩非子》中的助动词“欲”与“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中国传统茶禅美学思想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俊潮;杨定;;蜚”、“,
本文编号:1072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7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