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主体意向在语言符号指称理论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22 13:22

  本文关键词:论主体意向在语言符号指称理论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主体意向 专名 语言符号


【摘要】:将主体意向纳入到语言符号指称理论,确保了专名和其指向对象的唯一及同一性,明确了语言符号及涵义是在动态的语言交际过程中被赋予的,因此,建立一个动态的、多维的语言符号体系是研究的重点。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主体意向 专名 语言符号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D103)
【分类号】:H0
【正文快照】: 在语言如何指向实在、语言与世界如何对应的问题上,语言符号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得到认可的解释。将主体意向纳入到语言符号指称(referring)理论,为解决语言符号中专名和其指向对象的唯一及同一性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一、语言符号及涵义在语言符号的指称理论中,语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婧;戎林海;;常州市住宅楼盘命名的语用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泽乾;翻译断想(续)[J];语言与翻译;1988年02期

3 章礼霞;辩证看待语言的符号性[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赵琴;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哲学思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张思锐;莫嘉琳;;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争及其哲学指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罗晨洁;;论语言任意性与象似性的非平衡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贾雯鹤;;论《山海经》专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天府新论;2007年01期

8 李燕;;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关系认识[J];文教资料;2007年21期

9 余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10 魏博辉;;论语言对艺术思维导向的“局域”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望琪;;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实质——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赵晓伟;;语言符号任意性之我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勇;;论语言符号的社会功能[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顾琦一;;外语中学习中的符号意指活动[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郭中;;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熊学亮;;论所指的能指域[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陈治安;蒋宇红;;英汉小句中语言结构的顺序象似性研究[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应学凤;;国内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丁海平;彭文庆;;试论语言的社会欺骗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建平;;文化与双语词典的义项划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锡伦;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张巨龄;新词酷语的流行和汉语研究的反思[N];光明日报;2005年

3 胡宗哲;还“油藏”的“藏”正确读音[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陈家琪 同济大学哲学系;自我认同危机与母语的不可替代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认识汉字九百便可轻松读报[N];深圳特区报;2006年

6 陈青松;语词符号与人类文化符号现象的耦合[N];文艺报;2006年

7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整理;把符号打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沈锡伦;语言单位的搭配关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9 章文文;汉字岂能这样讲[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10 张巨龄 光明日报社;说“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小仙;古代官名的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刘琼;虚构的语言哲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赵宏宇;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柳海涛;社会的语言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8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于全有;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甘莅豪;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互补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贾丽影;中日语言中语言符号“上”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周立奇;语词 言语行为 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林学阳;语言发展的词汇选择[D];厦门大学;2006年

5 王如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刘祥云;任意性与象似性:继承与超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石婷;现代汉语专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莉娟;语言符号的意指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杨萌萌;国产商业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语言符号特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8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78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