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当代汉语的新方言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14:14

  本文关键词:当代汉语的新方言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词源 词形 方言词 新词语


【摘要】:方言词是当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特殊部分,具有比较深刻的语言学价值。无论从音节数量,还是从风格色彩上看,方言词和汉语固有词语都迥然不同。进入新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方言词不断增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阶段,日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吸收方言词是创造新词语的重要途径。如何看待方言词,如何接纳方言词,如何规范使用方言词,分析新方言词的来源、历史、现状、演化状况,概括其特点、种类、影响、领域分布、共时使用状况,对新方言词进入普通话基本词汇很有意义,并有助于对新方言词的规范,以期进一步推动新方言词研究。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词源 词形 方言词 新词语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一、新方言词研究的意义新方言词是当代词汇发展中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汉语新词语研究向着深、广、精的方向发展,来自汉语方言的词语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我国是一个方言大国,许多方言词语承载着多元文化,反映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必胜;试论“港词北进”[J];语文建设;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刚;浅析采访主客体间的心理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程少武;语言输出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裴文;语言流变过程状态的时空观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张楠;;“短信”媒体 卓越“视”力——从厦门“PX风波”看手机短信的舆论力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5 杨怀增;;学习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肖惠萍;;“程度副词+名词”的网络流行语言特点及发展趋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7 何自胜;;六安方言字词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8 余成林;;毛泽东诗词模糊语言特点浅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王海;;20世纪上半叶西方政治家的宣传技巧考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云龙,王玉兰;词义演变原因刍探[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远利;;法律语言中词语的模糊语义现象及其翻译原则[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党跃武;;从知识交流到知识管理——新知识交流论纲[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5 张次第;曹萌;;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7 冯炜;;社会场景:传播主体的心理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王军;曹宇;肖畅;;设计艺术传播的可持续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吴姗姗;;《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研究[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丽;“转基因水稻”事件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帆;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特色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3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琪;网络舆论被主流媒体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石晶;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丁雅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昭;河北省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个案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进;Wright和Work词源考[J];福建外语;1996年01期

2 刘永发;方言用字应适当规范[J];语文建设;1992年03期

3 曾宪通;明本潮州戏文所见潮州方言述略[J];方言;1991年01期

4 洪优;关于日语色彩词的形容词词形的缺位问题——以“}选薄白稀薄盎啤蔽行腫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5 王雪槐;;论地域文学中的方言情结[J];电影文学;2007年10期

6 彭小琴;;渑池方言古语词考释[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清平 ,明任 ,绍飞;《暴风骤雨》方言词语例释[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8 徐文炎;汉扬雄撰《方言》开拓了训诂新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9 聂志平;东北方言词语散记[J];呼兰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10 谢自立;《汉语方言大词典》简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继章;巫建英;;有关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的几个问题[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方有国;;重庆方言词语探解[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俊霞;王恩建;;关于《现代汉语词典》中方言词语的注音[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郭芹纳;;陕西方言词语的训诂与词书的编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冯丽琪;;英语词典中词源的可读性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张旭;;简评《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词典》[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雷银照;;电气中为什么有“气”?[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路应昆;;文词格律与词曲音乐兴衰[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艳;;入门级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基于四套教材与大纲的比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汪堂家;“批判”的危机与“危机”的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元尚;词源:追溯辞典词条来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陈香白;潮事词源十七考[N];潮州日报;2010年

4 刘永耕;“弘、宏、洪、鸿”四字的分工和异形词整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王楠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仔细”还是“子细”,早已不是问题[N];文汇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潘国霖;教育系统如何贯彻《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陈香白;潮事词源十四考[N];潮州日报;2010年

8 杨锡彭;形旁面面观[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9 刘文飞;文学的驿马[N];文艺报;2010年

10 李行健(作者为异形词规范的起草人、原国家语委委员);异形词不算错别字?[N];北京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雨;车王府藏子弟书方言词语及满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张夏;《红楼梦》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段炼;诗学的蕴意结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段颖玲;《十二楼》的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秋娟;宋季及元风雅词派流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李永新;湘江流域汉语方言地理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俊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新野方言词语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付楠楠;东北方言词语使用和语言态度的代际及地区差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孔凡洁;《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方言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加亮;石城方言词汇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5 姚文华;航海气象英语中表示风的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6 赵(王月);英语中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词汇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7 吴丹;词源的文化元素与词汇教学策略选择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8 解秋菊;秉承结构功能主义的分类尝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伟国;新时期汉语商标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刘起昆;客家方言词源考索[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8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78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8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