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杂剧同位短语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汉卿杂剧同位短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关汉卿杂剧 同位短语 结构类型 名名式 代名式
【摘要】:有元一代,戏曲杂剧异常繁荣,名家辈出,关汉卿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其杂剧文本相对保持完整,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充足、相对封闭的语料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再加上关剧中的文本语言和戏剧人物语言比较近当时的口语,具有较高的语料研究价值。尤其是关剧中的同位短语,数量庞大,类型多样,既留存了一定的上古汉语语法的影子,也出现了大量和现代汉语同位短语比较接近的结构形式和意义类型。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对比研究价值。 全文六个部分:绪论、第一章《名名上位居前式同位短语》、第二章《名名下位居前式同位短语》、第三章《代名式同位短语》、第四章《名代式、代代式同位短语》、结语。 绪论部分对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概述。对“同位”、“同位关系”、“同位短语”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探源梳理、议论辨析,并以代表性例子论述了同位短语所具有基本特征,探讨各类同位短语类型的分类原则、依据。 第一章讨论了“名名上位居前式同位短语”。从结构类型上分为:基本式、修饰式、嵌套式;然后,根据处于上位项位置的名词所指内容不同细分为:前项表官职爵位,前项表亲属称谓,前项表自称称谓,前项表戏剧角色,前项表工种职业,前项表社会地位等,并进行细致研究与讨论。 第二章对“名名下位居前式同位短语”的结构类型、意义基础、组构限制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在每一结构大类下,又按照前后项名词的所指关系作进一步的细致划分,并对每一类作出尽可能科学详尽的数据统计与描述性分析。 第三章对关剧中数量最庞大、结构关系最复杂、意义类型最多样的“代名式同位短语”做了详尽的数据统计与系统的分析研讨。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为纲进行了小节划分,每一小节下又以本小节中出现的所有人称代词为目进行划分,每一人称代词下面又以“基本式”、“凝结式”、“简省式”、“类标式”等进行细致梳理与统计分析。从代名式同位短语的充分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出在关汉卿时代,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 第四章内容相对较少,对关剧中出现的数量相对较少、结构关系也相对简单的“代名式同位短语”、“代代式同位短语”进行了分类统计研究,并与“名代式”同位短语进行一些对比研究。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在对关剧中出现的各种结构及意义类型的同位短语进行科学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对每种结构类型的同位短语进行归纳性描述。从中,我们也可以大略看出关汉卿时代同位短语的详尽发展脉络。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 同位短语 结构类型 名名式 代名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目录4-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23
- 一、关汉卿杂剧的语料价值及选题意义10-11
- (一)语料价值10
- (二)选题意义10-11
- 二、“同位”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1-20
- (一)“同位”及其相关概念11-14
- (二)同位短语的结构归属14-15
- (三)关剧中同位短语的判定15-20
- 三、关剧同位短语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20-23
- (一)研究现状20-21
- (二)研究方法21-23
- 第一章 名名上位居前式同位短语23-38
- 第一节 前项表官职爵位23-25
- (一)一般式23-24
- (二)修饰式24-25
- 第二节 前项表亲属称谓25-31
- 一、前项表亲属关系25-30
- 二、前项表自称他称30-31
- 第三节 前项表角色职业31-33
- 一、前项表示戏剧角色31
- 二、前项表示工种职业31-33
- 第四节 前项表身份地位33-36
- 一、一般式33-34
- 二、修饰式34-36
- 第五节 特殊类36-38
- 一、前项并列式36
- 二、嵌套式36-37
- 三、通名+通名37-38
- 第二章 名名下位居前式同位短语38-55
- 第一节 凝结式38-40
- 一、雏形期凝结式38-39
- 二、成熟期凝结式39-40
- 第二节 通名+通名40-42
- 一、前项有定指40-41
- 二、数量式41-42
- 第三节 专名+通名42-45
- 一、后项表尊称或蔑称42-44
- 二、后项表亲属称谓44-45
- 第四节 减省式45-48
- 一、前项部分列举45-47
- 二、前项穷尽列举47-48
- 第五节 类标式48-51
- 一、数量式48
- 二、指别式48-51
- 三、嵌套式51
- 第六节 地域空间类51-55
- 第三章 代名式同位短语55-87
- 第一节 第一人称代词+名词55-70
- 一、前项代词由“咱”充当55-57
- 二、“咱家”+专名57
- 三、前项由代词“我”充当57-61
- 四、前项由代词“俺”充当61-70
- 第二节 第二人称代词+名词70-81
- 一、前项由代词“恁”充当71
- 二、前项由代词“您”充当71-73
- 三、前项由代词“你”充当73-80
- 四、嵌套式80-81
- 第三节 第三人称代词+名词81-87
- 一、“他”+专名81-82
- 二、“他”+通名82
- 三、类标式82-85
- 四、嵌套式85-87
- 第四章 名代式、代名式同位短语87-90
- 第一节 名代式同位短语87-89
- 一、前项由代词“我”充当87
- 二、前项由代词“你”充当87-88
- 三、前项由代词“他”充当88-89
- 第二节 代代式同位短语89-90
- 结语90-92
- 参考文献92-9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96-97
- 后记97-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2 高帆;“一空倚傍,自铸伟词”——关汉卿剧作语言艺术初探[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3 刘永耕;试论名词性定语的指称特点和分类——兼及同位短语的指称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潘玉坤;西周金文中的同位语结构及其语序[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2期
5 许巧云;;关汉卿杂剧“被”字句研究(续)[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储泽祥,姚双云;影响短语成立的重要因素[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张文国;;先秦汉语名词主语的有定无定对主谓结构性质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8 黄河;关于同位结构[J];汉语学习;1992年01期
9 韩登庸;元杂剧中的少数民族语词[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10 邓荣;;试论复指短语的再分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俊阁;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周日安;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阮氏秋荷;现代汉语同位短语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永超;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禀诚;现代汉语代词组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荣;复指短语再分类及语法特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2 翟丽君;元杂剧称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许巧云;关汉卿杂剧介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飞飞;关汉卿杂剧动词配价语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忠;同位结构的认知机制及语义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晓红;甲骨文同位短语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帮云;元代量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周娟;关汉卿戏剧语言的通俗特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0 魏巍;元代汉语词汇史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0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8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