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山东龙口方言语音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23:12

  本文关键词:山东龙口方言语音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龙口方言 元音 单字调 辅音 声学研究


【摘要】:龙口方言属于官话方言的胶辽官话。胶辽官话有许多重要特点,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至今已有不少调查研究报告问世,但这些成果大多限于东部的荣成、烟台等地,对龙口一带方言的调查研究还较欠缺,至今尚未见到详细描写龙口方言的成果问世,且前人研究成果大多是语言学者通过传统的耳听手记法获得。龙口方言不仅具有胶辽官话的共同特点,,且具有本方言自身的一些特点。研究龙口方言,可以使我们对胶辽官话有更全面的了解。本文的选题主要在于对龙口方言语音进行全面地实验调查与研究,即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语音实验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龙口方言的一级元音系统、单字调系统和辅音系统分别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和揭示龙口方言语音的基本面貌。 本文采用描写与比较并重的方法,在描写现状及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对比基础上,概括、揭示龙口方言语音特征、语音系统。全文共五个部分: 一、绪论部分包括龙口方言的地理、人口概况及历史沿革,方言归属、音系及方言研究现状,语音格局概说。简略介绍了实验设计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音材料的选取及设计、发音合作人的选择、录音方法、语音分析软件与实验项目及实验任务。 二、龙口方言一级元音声学分析,包括:龙口方言一级元音的总体统计分析,找到6个元音各自的主体分布范围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其语音特色;不同性别的龙口方言一级元音的分组统计分析,对于系统性差异给予理论的解释。 三、龙口方言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包括两部分:龙口方言单字音声调的总体统计分析,区分每个调位的稳态段和动态段;不同年龄段的龙口单字音声调的分组统计分析。 四、龙口方言辅音的声学分析。首先,使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龙口方言塞音的VOT、GAP时长分别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构建塞音声学格局图。其次,利用Praat软件对龙口方言擦音、塞擦音时长分别进行测量、分析,进而考察它们各自的声学特征。 五、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就课题的后继研究进行了展望。 全文由始至终贯穿一个重要思想:将个体的语音表现置于整个语音的系统和格局中去考察,而不是孤立地进行原子式的分析。
【关键词】:龙口方言 元音 单字调 辅音 声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72.1
【目录】: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5-8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绪论12-26
  • 第一节 龙口概况12-19
  • 一、 人文历史概况12-13
  • (一) 地理气候12
  • (二) 人口面积12-13
  • (三) 历史沿革13
  • 二、 方言概况13-19
  • (一) 方言归属13-15
  • (二) 方言音系15-17
  • (三) 相关方言研究概述17-19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方案和意义19-23
  •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19-20
  • 二、 研究方案20-22
  • (一) 方言调查准备工作20
  • (二) 方言调查20-21
  • (三) 建立语音数据库21-22
  • 三、 研究意义22-23
  • 第三节 语音格局概说23-25
  • 第四节 论文的内容和框架25-26
  • 第一章 元音格局26-34
  • 第一节 元音格局概说26
  • 第二节 一级元音的统计分析26-34
  • 一、 实验语料和方法26-27
  • 二、 一级元音的统计分析27-33
  • (一) 与普通话一级元音比较分析30-31
  • (二) 不同性别的分组统计分析31-32
  • (三) 与普通话共振峰模式比较32-33
  • 三、 实验结论33-34
  • 第二章 声调格局34-44
  • 第一节 声调格局概说34
  • 第二节 实验语料和方法34-36
  • 一、 发音样本的选择和制作34-35
  • 二、 声学参数的提取35
  • 三、 语音数据的相对化35-36
  • 四、 相对化数据的统计分析36
  • 五、 根据统计结果进行语言学分析36
  • 第三节 单字音的统计分析36-43
  • 一、 语音样本的统计分析说明36
  • 二、 语音样本的主体分布36-41
  • (一) 四位发音人的调型36-38
  • (二) 调类分析38-41
  • 三、 不同性别的分组统计分析41-43
  • 第四节 实验结论43-44
  • 第三章 辅音格局44-85
  • 第一节 辅音格局概说44-45
  • 第二节 塞音的实验分析45-74
  • 一、 单音节中塞音的 VOT 分析45-66
  • (一) 实验语料和方法45-46
  • (二) 实验结果与分析46-66
  • (三) 实验结论66
  • 二、 塞音闭塞段(GAP)时长分析66-74
  • (一) 实验语料和方法67-68
  • (二) 实验结果与分析68-73
  • (三) 实验结论73-74
  • 第三节 擦音的实验分析74-80
  • 一、 擦音概说74
  • 二、 擦音的音长分析74-80
  • (一) 实验语料和方法74-75
  • (二) 实验结果与分析75-80
  • 三、 实验结论80
  • 第四节 塞擦音的实验分析80-84
  • 一、 塞擦音概说80
  • 二、 塞擦音的音长分析80-84
  • (一) 实验语料和方法80-81
  • (二) 实验结果与分析81-84
  • 三、 实验结论84
  • 第五节 清辅音声母时长比较84-85
  • 结论与展望85-87
  • 附录87-89
  • 参考文献89-93
  • 后记93-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磊;舌根塞音声学特征初探[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方言调查词汇表[J];方言;1981年03期

3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4 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4期

5 丁声树;;方言调查词汇手册[J];方言;1989年02期

6 张树铮;;胶辽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7年04期

7 张树铮;山东方言历史鸟瞰(上)[J];古汉语研究;1996年02期

8 冉启斌;;从音长论普通话舌尖后塞擦音声母的性质[J];汉语学报;2007年03期

9 高美淑;汉韩塞音、塞擦音的对比实验研究[J];汉语学习;2001年04期

10 胡明扬;规则化 系统化 计量化──当代语言学的特征[J];汉语学习;1995年05期



本文编号:1080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80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