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维吾尔吐鲁番土语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0:20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吐鲁番土语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维吾尔语 吐鲁番土语 土语的特点 历史背景


【摘要】:语言是社会现象,人类对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的反应,互相交流的一种交际工具,它是社会全体成员所使用的工具。但是,在使用一种语言的社会成员所占据的地域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往往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正是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方言或土语的形成和差别。现代维吾尔语是维吾尔民族普遍使用的语言,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使用维吾尔语的民族之间也形成了明显的方言差异。语言学界较同样的看法是,现代维吾尔语能划分为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罗布方言三大方言。吐鲁番土语属于中心方言,作为具有悠久的文字传统的语言之一,是民族传统和其他语言的吸收和自由本身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维吾尔语不断地发展和产生新词,维吾尔语总共有三种方言,词汇、语音和语法方面都有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三种方言把维吾尔语显得很精彩和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吐鲁番土语也有了些变化,不断地吸收新词和借词,吐鲁番土语己成为维吾尔语言词汇中最重要具有积极意义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维吾尔族语言,影响着使用维吾尔语言的人群的交流,并推动者语言学研究的新热点。吐鲁番土语属于中心方言,但跟中心语相比还有些差别。吐鲁番土语也可以分三个地方土语(鲁克沁土语、吐克逊土语、吐鲁番市里的人们所使用的土语)这三个土语基本上一样但还有一定的差别。本人对这些问题详细的讲述,还吐鲁番土语跟标准语进行比较,对维吾尔语的三大方言进行比较,然后找出吐鲁番话各种地区土语的特点,从语音、语法、词汇方面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维吾尔语 吐鲁番土语 土语的特点 历史背景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15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0-12
  • 第二章 维吾尔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12-21
  • 2.1 维吾尔语言及历史发展过程12-18
  • 2.1.1 维吾尔族的起源与形成12-13
  • 2.1.2 维吾尔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13-14
  • 2.1.3 维吾尔语言的发展14-15
  • 2.1.4 维吾尔语言文字与其他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15-16
  • 2.1.5 维吾尔族历来学习和使用多种语言的实践16-18
  • 2.2 维吾尔语中三大方言的差异18-21
  • 2.2.1 维吾尔语言中方言的分类18-21
  • 第三章 吐鲁番土语的特点21-38
  • 3.1 吐鲁番土语中土语的分类及其特点21-27
  • 3.1.1 吐鲁番土语的定义及其土语的分类22
  • 3.1.2 吐鲁番土语个土语的特点比较22-26
  • 3.1.3 吐鲁番个土语之间的关系26-27
  • 3.2 吐鲁番土语与标准语的比较27-29
  • 3.2.1 相同点27-28
  • 3.2.2 不同点28-29
  • 3.3 吐鲁番土语中的汉语借词29-33
  • 3.3.1 汉语对吐鲁番土语的影响及其使用30-31
  • 3.3.2 汉文化对吐鲁番文化的影响及其渗透31
  • 3.3.3 汉语借词的积极作用31-32
  • 3.3.4 汉语借词的消极作用32-33
  • 3.4 吐鲁番土语中的固有词汇33-37
  • 3.4.1 土语中的固有词汇33-35
  • 3.4.2 与共同语相比名异实同的词汇35-37
  • 3.5 吐鲁番土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地位37-38
  • 3.5.1 吐鲁番土语研究是对维吾尔方言研究有着重要作用37-38
  • 3.5.2 有助于古代维吾尔语教学以及文献资料的准确解读38
  • 3.5.3 吐鲁番土语研究有利于维吾尔学研究的深化38
  • 第四章 形成特点的历史背景38-45
  • 4.1 吐鲁番民族语言的变迁情况38-43
  • 4.1.1 吐鲁番的历史39
  • 4.1.2 吐鲁番所使用的语言39-41
  • 4.1.3 吐鲁番出土文献的语言系统41-43
  • 4.2 语言形成的历史背景43-45
  • 第五章 小结45-46
  • 参考书目类46-47
  • 参考期刊类47-49
  • 附录49-53
  • 致谢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中民;浅论维吾尔语词的理据[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燕萍;;维吾尔语人体词的隐喻特征和文化意蕴[J];语言与翻译;2006年02期

3 穆合塔尔·阿不都热西提;;浅谈维吾尔语詈词及文化内涵[J];语言与翻译;2007年04期

4 范祖奎;赵江民;;新疆汉话中维吾尔语借词的汉化现象[J];语言与翻译;2008年01期

5 吾买尔江·库尔班;;突显理论与维吾尔语动词的时和体[J];语言与翻译;2009年03期

6 阿孜古丽·阿不都热西提;;维吾尔语伊犁土语中的俄语借词及文化现象分析[J];才智;2011年16期

7 王荣梅;;维吾尔语中的借词现象及其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8 乌买尔·达吾提;;维吾尔语乌鲁木齐话流行新词语的特点[J];民族语文;2011年05期

9 程试;;初论维吾尔语的结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10 郭卫东 ,孔雪芹;维吾尔语形象性词语刍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吾买尔江·库尔班;阿里甫·库尔班;;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语义角色描述体系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阿里甫·库尔班;吾买尔江·库尔班;尼加提·阿不都肉苏力;;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网的数据库结构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热依曼·吐尔逊;依皮提哈尔·买买提;;维吾尔语语音语料库管理系统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古丽娜尔·艾力;买买提玉素甫·苏来曼;;维吾尔语语音数据自动标注[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阿布都热依木·热合曼;艾山·吾买尔;吐尔根·依布拉音;帕里旦·吐尔逊;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维吾尔语句法树库标注体系[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鼻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梁洁;杨新璐;;维吾尔语韵律层级边界感知及其声学特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阿依克孜.卡德尔;开沙尔.卡德尔;吐尔根.依布拉音;;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维吾尔语名词形态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吾守尔.斯拉木;马欢;;维吾尔语文语转换系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易斌;;维吾尔语元音/y/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井波、实习生郁萌;维吾尔语水平考试系统进入研发阶段[N];新疆日报(汉);2010年

2 记者 江亚平;搞分裂慌不择言,热比娅谎话连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特约记者 蔺高峰 通讯员 武瑞;女法医“西日古丽”[N];喀什日报(汉);2010年

4 本报记者 任红芳;阿克苏电视台维吾尔语译制中心录音棚投用[N];阿克苏日报;2010年

5 一东;以多语种服务打造沟通新渠道[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1年

6 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自治区党委驻伽师县工作队 张坚义;语言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N];新疆日报(汉);2012年

7 刘冰;从王蒙流利的维吾尔语想到的[N];中国民族报;2013年

8 陈学迅;王蒙谈维吾尔民族语言文化[N];新疆日报(汉);2005年

9 记者 达·照日格图;我国首部蒙古文字手机研制成功[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10 记者 王新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维吾尔语编辑部工程开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布都那扎尔·阿布都拉;维吾尔语构词词缀历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倪宏鸣;维吾尔语和阿美语语言特征对比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魏玉清;维吾尔语和谐现象的音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巴克力·阿卜杜热西提;古代维吾尔语医学文献的语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尼加提·苏皮;维吾尔语伊犁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阿克里·先木西;维吾尔语表语—系动词谓语结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吐尔逊·卡得;维吾尔语柯坪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木再帕尔(Muzappar Abdurusul);论维吾尔语的名词化短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席艳玲;维吾尔语失语症特点及其检查法的标准化研究和维吾尔族、汉族正常人脑激活区差异性的fMRI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艳兰;论维吾尔语篇章的衔接问题[D];喀什师范学院;2008年

2 阿不都若夫·塔吉;汉维语言接触中汉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韶华;不同语速下维吾尔语无声停顿的形式和功能[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4 阿衣先木·依力;18世纪文献《塔孜克拉伊艾孜赞》名词类词语的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钟雪君;维吾尔语人体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6 吴向丽;外来词对维吾尔语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0年

7 高雪;维吾尔语伊斯兰宗教词语及汉译技巧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8 阿力木江·玉苏甫;论维吾尔语口语中句子的语用变化现象[D];新疆大学;2005年

9 麦热甫阿依·吾斯曼;察哈台维吾尔语虚词研究(后置词、连词、语气词)[D];新疆大学;2006年

10 王静;维吾尔语与汉语的引语对比[D];新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80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80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