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能产性及其承继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9:53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能产性及其承继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及物构式 理据性 原型 承继 变异


【摘要】:本文以结构主义描写语法为基础,以功能主义语言观为指导,尝试用认知语言学,尤其是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进行较为详尽的描写,揭示该构式的句法语义属性,考察该构式内部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解析该构式的变异及其理据性,并力求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除了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之外,主要从传统语法、结构主义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配价语法、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各个方面,综述了学界对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为“构式语法的承继关系研究”,,简明阐述了以Goldberg为代表的认知构式语法关于构式之间承继性链接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示例解析,作为本文研究的学术背景。具体探讨三个相关问题:1、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介绍了构式对动词的支配关系、构式和构式的组织原则以及构式研究的基本程序;2、构式的部分能产性机制,阐述了能产性的概念解读、运作机制以及梯度考察;3、构式的承继链接理据,解释了承继概念、理据定义以及链接关联。 第三章为“双及物构式的原型考察”,从构式语法的角度,集中描写、分析、解释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句法语义属性,揭示构式义与话语功能。具体探讨三个相关问题:1、双及物构式的界定,在双宾语句传统界定的基础上从双及物构式的形式加以鉴别;2、双及物构式的论元,阐释论元信息的分类以及论元的认知显著性;3、双及物构式的原型,提炼双及物构式的构式义,概括原型构式的语义分类,说明语义角色的选择限制。 第四章为“双及物构式的承继探究”,在概括原型构式的结构框架和认知基础的前提下,立足构式的能产性特征,主要讨论双及物构式内部承继的两个子类构式。子类构式1表达“取得义”(如“拿他一本书”),分析动词准入和构式义的引申,论证话语功能和语用义的演变;子类构式2表达“交互义”(如“买他一辆车”),解释交互类关系转移的机制,说明租借类同形反义现象。 第五章为“双及物构式的变异解析”,在概括原型构式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子类构式1的框架构成以及话语功能,进而讨论双及物构式衍生的两个变异构式。变异构式1为述宾构式(如“吃他个大馅饼”),集中探讨其主观量的凸显和量范畴的扩展;变异构式2为述补构式(如“吃他个痛快”),集中探讨构式变异和去范畴化现象,解析承继关联及其理据性。 第六章为“结语”,在阐述本文的主要结论的基础上,说明有待于后续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双及物构式 理据性 原型 承继 变异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综述12-21
  • 1.2.1 传统语法的研究12-13
  • 1.2.2 结构主义描写语法的研究13-15
  • 1.2.3 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15-17
  • 1.2.4 配价语法的研究17-18
  • 1.2.5 认知语法的研究18-21
  • 1.3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21-22
  • 第二章 构式语法的承继关系研究22-34
  • 2.1 引言22
  • 2.2 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22-26
  • 2.2.1 构式对动词的支配关系23-25
  • 2.2.2 构式和构式的组织原则25
  • 2.2.3 构式研究的基本程序25-26
  • 2.3 构式的部分能产性机制26-29
  • 2.3.1 能产性的概念解读26-27
  • 2.3.2 能产性的机制研究27-28
  • 2.3.3 能产性的梯度考察28-29
  • 2.4 构式的承继链接理据29-33
  • 2.4.1 承继概念30-31
  • 2.4.2 理据定义31-32
  • 2.4.3 链接关联32-33
  • 2.5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双及物构式的原型考察34-44
  • 3.1 引言34
  • 3.2 双及物构式的界定34-36
  • 3.2.1 双宾语句的传统界定34-35
  • 3.2.2 双及物构式的形式鉴别35-36
  • 3.3 双及物构式的论元36-38
  • 3.3.1 论元信息的分类36-37
  • 3.3.2 论元的认知显著性37-38
  • 3.4 双及物构式的原型38-42
  • 3.4.1 双及物构式的构式义38-39
  • 3.4.2 原型构式的语义分类39-41
  • 3.4.3 语义角色的选择限制41-42
  • 3.5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双及物构式的承继探究44-53
  • 4.1 引言44
  • 4.2 原型构式认知基础44-46
  • 4.2.1 原型构式的结构框架45
  • 4.2.2 原型构式的认知基础45-46
  • 4.3 子类构式 146-48
  • 4.3.1 动词准入和构式义46-47
  • 4.3.2 话语功能和语用义47-48
  • 4.4 子类构式 248-51
  • 4.4.1 交互类关系转移48-50
  • 4.4.2 租借类同形反义50-51
  • 4.5 本章小结51-53
  • 第五章 双及物构式的变异解析53-63
  • 5.1 引言53-54
  • 5.2 原型构式和变异构式54-56
  • 5.2.1 原型构式的变异54-55
  • 5.2.2 变异构式的特征55-56
  • 5.3 变异构式 156-59
  • 5.3.1 主观量的凸显56-57
  • 5.3.2 量范畴的扩展57-59
  • 5.4 变异构式 259-62
  • 5.4.1 构式变异和去范畴化60
  • 5.4.2 承继关联和理据解析60-62
  • 5.5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语63-67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63-65
  • 6.2 有待于后续研究的问题65-67
  • 参考文献67-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宏;一部研究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力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评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川民;《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读后[J];语文研究;2000年04期

3 王世友;现代汉语单音词的范围、性质和地位[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1期

4 郭彦成,洪淼;现代汉语完句成分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陈燎宏;《现代汉语专题》中的缺憾[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潘世松;现代汉语语体年龄阶段研究刍议[J];修辞学习;2002年06期

7 JM;;第二届《现代汉语通论》教材教法研讨会将于7月在上海举行[J];中国语文;2002年02期

8 黄启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的“提示”及其体现的原则[J];辞书研究;2003年02期

9 李绍群;近百年现代汉语修饰语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向明 ,杨然;现代汉语精粹短诗点评[J];名作欣赏;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哲声;;中国现代汉语形成溯源[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刘现强;;现代汉语节奏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3 李燕;康加深;;现代汉语形声字声符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4 王玉婷;;现代汉语“核心更加靠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白玉;;现代汉语“之前”、“以前”对比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王迟迟;;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的字调问题[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7 唐有章;;一种新的现代汉语序列法[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8 曹跃香;;现代汉语“V+头”中“头”的性质及语义来源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大明;;关于《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词性标注[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10 刘小川;;动趋结构对现代汉语位移句句型生成的制约[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亚恒;“不齿”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新增义[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罗敏 整理;对现代汉语的再认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欣骏;警惕网络语言的侵蚀[N];张掖日报;2006年

4 李代祥;网络语言的定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柯进;规范华语使用 弘扬中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小王;《现代汉语模范字典》促进规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周建设 主编;现代汉语教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王琪 时爽 张义冉;现代汉语怎样筛选网络语言[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许宝华;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张巨龄;从“以来”说到“今年以来”[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欣;现代汉语责训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朱斌;现代汉语“是”字句然否类型联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5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成军;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钟华;现代汉语焦点表现手段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宣恒大;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武氏河;现代汉语语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蕾;现代汉语颜色词之认知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 梁政;现代汉语示证范畴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周瑜;现代汉语词频与兼类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梁永红;现代汉语特殊结构“N地V”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闫群;现代汉语复合动词论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董宪臣;现代汉语是非问句的疑问程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7 马德全;论现代汉语兼语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魏建中;现代汉语“双”及“双X”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从润;现代汉语强调方式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莹;说“同样”及现代汉语的类同表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2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82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