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官方政治报告中的主位选择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美官方政治报告中的主位选择对比研究
【摘要】:作为中美两国的官方政治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情咨文已然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但是,目前的多数研究仅局限于从政治视角对其中一国的报告进行个案剖析,而从语篇功能的角度对两国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作为由专业团队精心撰写的政治文本,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情咨文的语篇结构也应予以重视。在语篇结构中,主位,作为消息的出发点、小句赖以展开的基础,正是体现语篇功能的关键因素。于是,本文立足于Halliday的主位理论,通过着重考察主位的表现形式来探讨两国政治报告如何构建语篇。 以独立小句/小句复合体(T-unit)为单位,本文选取了2009年至2013年的5篇政府工作报告和5篇国情咨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本文分别从每篇报告中随机抽取了60个主位成分,即由中英文各300个主位成分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语料。通过对它们从功能、复杂性、标记性和及物性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发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情咨文在主位选择方面的异同点,,并且也揭示了导致异同的主要原因。其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共同点为:在功能上,中美报告中的主题主位使用最多,并且相当一部分是由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构成。在复杂性上,简单主位在两组报告中最为常见,并且主要由一个代词、名词或副词成分表达;复合主位都以“语篇+主题”为常用结构,而从句主位在中美报告中都相对少见。在标记性上,中美报告中的无标记主位都远多于有标记主位,并且多数有标记主位是以环境附加语和从句成分为表现形式。在及物性系统里,中美报告都主要以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作为主位。其中,物质过程中的“动作者”(Actor)和关系过程中的“载体”(Carrier)为两大参与者类型,而最常见的环境成分则为“处所”(Location)。而以上相似性的出现与所选报告的体裁特征相关。 2.差异为:在功能上,以省略形式的“我们”作主题主位只在中方报告中出现,而主位化的第一人称单数“I”为美方报告独有;此外,美方报告中的语篇和人际主位,不仅数量上多于中方报告,而且表现形式也相对多样化。在复杂性上,美方报告中选择了更为多样的代词成分作为简单主位,并且所含的复合主位的数量和种类都多于中方报告,但是从句主位却少于中方报告。在标记性上,中方报告中的无标记主位出现的频率高于美方报告。在及物性系统里,就鲜少出现的“感觉者”(Senser)和“说话者”(Sayer)而言,美方报告中重在由“I”表现,而中方主要以“我们”体现;同时,表现存在过程的“there”也为美方特有。此外,美方报告中主位化的环境类型也更为多元化。总体来看,中方报告中的主位表现模式相对单一。而两国报告在主位选择上的如上不同之处主要是由中美文化和语言层面上的差异促成的。 最后,我们期望,此番研究能对主位理论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有所帮助,并为政治语篇的解读和英语习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主位选择 官方政治报告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5;H315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0
- CONTENTS10-13
- LIST OFABBREVIATIONS13-14
- LIST OFTABLES14-15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5-19
- 1.1 Motive for the Study15-16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6-18
- 1.3 The Layout of the Paper18-19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9-25
- 2.1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me Theory19-22
- 2.1.1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me Theory Abroad19-21
- 2.1.2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me Theory at Home21-22
- 2.2 Studies on theApplication of Theme Theory22
- 2.2.1 Studies on theApplication of Theme Theory Abroad22
- 2.2.2 Studies on theApplication of Theme Theory at Home22
- 2.3 Studies on RWG and SUA22-24
- 2.3.1 Studies on RWG23
- 2.3.2 Studies on SUA23-24
- 2.3.3 Studies Combining RWG and SUA24
- 2.4 Summary24-25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5-37
- 3.1 Concept of Theme25-26
- 3.2 Classification of Themes in Terms of Function26-28
- 3.2.1 Topical Theme26
- 3.2.2 Interpersonal Theme26-27
- 3.2.3 Textual Theme27-28
- 3.3 Classification of Themes in Terms of Complexity28-30
- 3.3.1 Simple Theme28-29
- 3.3.2 Multiple Theme29-30
- 3.3.3 Clausal Theme30
- 3.4 Classification of Themes in Terms of Markedness30-32
- 3.4.1 Theme in Declarative Clauses30-31
- 3.4.2 Theme in Interrogative Clauses31-32
- 3.4.3 Theme in Imperative Clauses32
- 3.4.4 Theme in Exclamative Clauses32
- 3.5 Theme and Transitivity System32-37
- 3.5.1 Theme in the Material Process33-34
- 3.5.2 Theme in the Mental Process34
- 3.5.3 Theme in the Relational Process34
- 3.5.4 Theme in the Behavioural Process34
- 3.5.5 Theme in the Verbal Process34-35
- 3.5.6 Theme in the Existential Process35-37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37-43
- 4.1 Research Questions37
- 4.2 Data Collection37-38
- 4.3 Research Method38-43
- 4.3.1 Unit ofAnalysis38-40
- 4.3.2 Analytical Procedure40-43
- CHAPTER FIVE DATAANALYSIS43-63
- 5.1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me Selection between RWGs and SUAs Based on Function43-50
- 5.1.1 Analysis of Topical Themes between RWGs and SUAs44-45
- 5.1.2 Analysis of Textual Themes between RWGs and SUAs45-49
- 5.1.3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Themes between RWGs and SUAs49-50
- 5.2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me Selection between RWGs and SUAs Based on Complexity50-55
- 5.2.1 Analysis of Simple Themes between RWGs and SUAs51-53
- 5.2.2 Analysis of Multiple Themes between RWGs and SUAs53-54
- 5.2.3 Analysis of Clausal Themes between RWGs and SUAs54-55
- 5.3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me Selection between RWGs and SUAs Based on Markedness55-57
- 5.4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me Selection between RWGs and SUAs Related to Transitivity System57-61
- 5.4.1 Analysis of Participants between RWGs and SUAs58-60
- 5.4.2 Analysis of Circumstantial Elements between RWGs and SUAs60-61
- 5.4.3 Analysis of Processes between RWGs and SUAs61
- 5.5 Summary61-63
- CHAPTER SIX DISCUSSION63-71
- 6.1 Influence of the Same Genre63-64
- 6.2 Cultural Factor64-67
- 6.2.1 High-context Culture versus Low-context Culture65-66
- 6.2.2 High-power-distance Culture versus Low-power-distance Culture66
- 6.2.3 Collectivism versus Individualism66-67
- 6.3 Language Feature67-69
- 6.3.1 Parataxis versus Hypotaxis67-68
- 6.3.2 Left Expansion versus Right Expansion68-69
- 6.4 Summary69-71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71-77
- 7.1 Major Findings71-74
- 7.2 Implications74-75
- 7.2.1 Theoretical Implication74
- 7.2.2 Practical Implication74-75
- 7.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75-77
- REFERENCES77-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霞;;主位、话题与连贯[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琚长珍;;汉语社论语篇的主位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张怡;;对布什特赦利比事件正反两方评论的主位和主位推进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黄国文;黄志英;;语篇功能中的复杂主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2期
5 刘慧云;;状语主位及其语篇功能[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6 余朝国;;主位结构中“复项主位”排列模式动因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5期
7 谢美蓉;;语篇功能中的特征性主位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辛升;主位在交际中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刘礼进;郭慧君;;英汉广播新闻话语中的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杨永刚;;汉语多重主位的分析与英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娜娜;;全新视角审视下的主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建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布什每周电台演讲主位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陈莉;;浅析主位述位结构及其对翻译的指导[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明;;得意岂能忘形——从《傲慢与偏见》的两种译文看文学翻译中主位-信息结构之再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田玉;预备合并之诉的确认和审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梅;《波丽安娜》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2 邱茜;主位及主位推进理论及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南艳峰;中国大学生英语即兴演讲中的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吴倩;儿童读物的宏观主位和超主位及其评价意义[D];西南大学;2012年
5 胡晓芳;中美大学生申请信主位选择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胡力方;基于体裁与主位理论的中文仲裁语类引言部分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张捷;主位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刘晔;汉语叙事语篇的主位分析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9 赵亚军;英语语篇中的主位组织——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吴春丽;命题演讲的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的语篇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5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8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