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韩国成人汉语语音学习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22:20

  本文关键词:韩国成人汉语语音学习的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韩国成人 汉语语音 偏误分析


【摘要】:韩国成人在学习汉语语音的过程中,由于年纪偏大,记忆力和模仿力下降,以及受母语的干扰,常常会出现一些规律性的难点和偏误,对这些难点和偏误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提高对韩汉语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韩国成人学习者在汉语语音学习方面出现的偏误予以探讨,找出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之所以选择成人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成人学习汉语的目的明确,态度积极,已经有学习外语的经历,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同时由于年龄的问题,模仿力和记忆力,辨别力的下降,工作压力较大,缺少汉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同时受母语的干扰程度也很严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误非常明显,也具有代表性。 本论文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第二章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对汉韩语音系统进行了对比,汉语元音和韩国语母音,汉语声母与韩国语子音,通过对比让学习者了解汉语语音体系与韩国语语音体系的异同点。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韩国语平音,硬音和激音与汉语的声调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可以有效利用这个韩国语本身的语音特征学习汉语的声调。第三章对韩国成人学习者时常出现的语音偏误进行分析,并找到出现偏误的原因,如:化石化现象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汉字词的存在;韩国人学习外语的普遍习惯——用韩国语对非母语进行注音,以及教材的影响等原因。第四章通过这些出现的偏误,总结出针对韩国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例如:短期教学与长期教学相结合、机械训练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原则和模仿法、夸张法、对比法、带音法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韩国成人 汉语语音 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3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7-8
  • (一)选题目的7
  • (二)选题意义7-8
  • 二、研究现状8-12
  • (一)中韩语音对比研究8-9
  • (二)汉字词对语音学习的影响研究9-10
  • (三)韩国学习者声调偏误研究10-11
  • (四)对韩汉语语音教学方法研究11-12
  • 三、相关研究工作12-13
  • (一)创新点12
  • (二)研究的理论方法12
  • (三)语料的来源12-13
  • 第二章 汉韩语音系统对比13-24
  • 一、概述13
  • 二、汉语元音和韩语母音的对比13-14
  • (一)汉语的元音13
  • (二)韩语的母音13-14
  • 三、汉语辅音与韩语子音的对比14-18
  • (一)汉语的辅音14
  • (二)韩语的子音14-18
  • 四、汉语声调与韩国语平音,硬音和激音的对比18-22
  • 五、音节构成的对比22-24
  • 第三章 韩国成人学习汉语语音的偏误分析24-37
  • 一、韩国成人学习汉语语音时出现的偏误24-32
  • (一)舌尖前音 z,c,s、舌尖后音 zh,,ch,sh 与舌面音 j,q,x 的偏误24-26
  • (二)唇齿音“f”的偏误26-27
  • (三)边音“h”的偏误分析27-28
  • (四)舌尖后浊音“r”和边音“l”的偏误28-29
  • (五)送气音“k”和不送气音“g”的偏误29-30
  • (六)元音“ü”的语音偏误30
  • (七)声调导致的偏误30-32
  • 二、韩国成人学习汉语语音的偏误原因32-37
  • (一)化石化现象32-33
  • (二)韩国语里没有的声母导致的偏误33
  • (三)韩国学习者学习外语的习惯33-35
  • (四)韩国语中存在的汉字词导致的偏误35-37
  • 第四章 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指导方案37-44
  • 一、汉语语音教学原则37-40
  • (一)短期教学与长期教学相结合37
  • (二)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别指导37-38
  • (三)模仿之后的机械性训练和有意识训练相结合38
  • (四)音素单位语音教学和连续的语流单位语音教学并行38-39
  • (五)以学生为中心39-40
  • 二、汉语语音指导方案40-44
  • (一)模仿法40-41
  • (二)夸张法41-42
  • (三)对比法42-43
  • (四)带音法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50
  • 个人简历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腊英;;菲律宾华裔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语文学刊;2008年19期

2 许艳艳;;泰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及教学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陈羽;;日本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J];三江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Z1期

4 李泽超;闫丽萍;;中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策略[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周杨;;地方普通话与英语语音学习关系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6 刘乃华;汉英语音系统主要特点之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7 卢玉珍 ,李维宗;汉语专业民族学生语音教学重点探讨[J];语言与翻译;1993年02期

8 王艺平;英语语音学习技巧[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9 林一鸣;;从“敦”字读音演变看汉语多音字的音义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任晓妍;;汉语语音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双重作用[J];考试周刊;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启斌;;语音融和的类型及表现[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2 徐波;;面向网络计算的汉语语音信息处理[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徐波;;面向应用的汉语语音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周昊朗;王岚;陈珂;;一个面向说话人识别的汉语语音数据库[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周昊朗;王岚;吴玺宏;迟惠生;;一个面向说话人识别的汉语语音数据库[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一届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西云;赵铁军;王丽;;基于神经网络的汉语语音重音标注研究[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7 胡伟湘;徐波;黄泰翼;;汉语语音韵律边界的检测和识别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郭晨;;汉语语音技术[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初敏;吕士楠;陆亚民;;利用波形基音同步叠加拼接技术合成汉语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陶超;徐歆;杜功焕;朱哲民;;混沌滴定方法对汉语语音四声混沌特性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立;汉语语音研究的先驱——赵元任[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胡绍航;全新奥迪家族以超强豪华阵容亮相广州[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成铭;汉语和英法德等10种外语互动学习平台建成[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李竹深;幝〖TPMNRB20090727B02200BT〗〖TPMNRB20090727B02201BT〗[N];闽南日报;2009年

5 语言所 宇茵;精心组织跨学科联合攻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周玮;汉语和英法德等外语,互动学习平台建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周红梅;语音艺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N];莱芜日报;2008年

8 曹先擢;奥运会后关于汉语和汉字的一些再思考[N];光明日报;2008年

9 尚晏芝;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技能[N];中国文物报;2005年

10 大庆市第四中学 李宇;强化英语口语学习[N];中国信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斌;实用化汉语语音识别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2 秦宇强;汉语语音基于包络频谱调制模式的连续情绪计算[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何丽芳;加拿大学生汉语语音习得与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金学成;基于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唐步天;音频信息隐藏关键技术研究及识别技术的信息安全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王蒙军;唇读发声器中视觉信息的检测与处理[D];天津大学;2007年

7 张盛;汉语语音情绪识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周维;汉语语音同步的真实感三维人脸动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赵微;汉语阅读困难学生语音意识与视觉空间认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明君;面向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多媒体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2 金泳周;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墨;韩国初中汉语语音教学分析及课堂活动设计[D];辽宁大学;2013年

4 王相瑞;技术支持的农村客家方言儿童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研究[D];深圳大学;2011年

5 柳自美;对韩汉语语音教学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林林;韩国成人汉语语音学习的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7 袁媛;基于“协同教学”的韩国高中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迪;韩国小学生汉语语音教学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祖磊;对蒙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李雅琴;面向俄罗斯学生的初级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5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05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