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茶馆》演出本与文学本的语言比较

发布时间:2017-10-28 01:31

  本文关键词:《茶馆》演出本与文学本的语言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茶馆 文本 演出 语言


【摘要】:关于《茶馆》演出本与文学本之比较,目前仅查有李学武一文《茶馆:演出本与文学本之比较》,文中对两者进行从结构、细节、情节、语言等综合性的差异对比,并指出二者在语言方面存在着感情色彩、语气及人称代词的区别,但该文对语言现象深层次对比研究仍处于空白区。本文结合《茶馆》的大量语言现象,并对其中的一些典型例子进行深层次分析,探讨其演出本与文学本在语言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这些空白。
【关键词】茶馆 文本 演出 语言
【分类号】:I207.3;H13
【正文快照】: 《茶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语言的简洁性及蕴义的多重性更是让人们经久不忘,这也使得它在话剧中占一席之地,成为永恒的经典。为了让更多的普通人民接触到这一经典的话剧,1958年焦菊隐导演的《茶馆》,在尽量遵循原文的基础上将其改为演出本。但由于演出本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春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我国十七年话剧布景艺术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陈军;;论北京人艺对老舍戏剧创作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陈军;;论焦菊隐对北京人艺演剧民族化的贡献[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4 王清金;;浅析形体动作教学与影视表演实践[J];大舞台;2010年08期

5 朱奕;;“形表合壁”——论影视表演专业形体的突破性教学[J];电影评介;2010年02期

6 朱奕;;“形表合练”——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杨迎平;借鉴·继承·融合·创造——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影响[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常春;赵彦洁;;细致的经验法则和粗犷的理想原则 “北焦南黄”导演风格之比较研究[J];剧作家;2012年02期

9 杨文华;简论戏曲与话剧的“杂合”、“融合”和“整合”[J];晋阳学刊;2005年01期

10 邹红;;对戏剧与文学关系的再认识——从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说起[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成丽;游走于政治与文学间的精神流变[D];山东大学;2011年

2 吕双燕;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3 叶庄新;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常春;“北焦南黄”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6 吴民;新时期戏曲生态批评述论(1979-200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甘姝姝;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戏剧翻译的表演性原则[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林芝;新世纪以来话剧商业化的进程与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郭玉琼;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诗性精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志华;抗战时期的四川话剧运动[D];四川大学;2004年

5 刘任永;曹禺话剧电视剧改编的叙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段绪懿;国立剧专的历史演进与活动述评[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李凤玲;接受与创化: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契诃夫戏剧[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芳;从Death of a Salesman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看戏剧翻译的对话性[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杜春国;从心象确立到人物形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铭;;从《茶馆》飞向“鸟巢”[J];茶世界;2008年08期

2 张庆国;;茶馆里的生命大戏[J];滇池;1994年Z3期

3 ;屡屡震动剧坛的《茶馆》[J];中文自修;1994年02期

4 周松;;我与茶馆(散文)[J];写作;1995年02期

5 张剑华;;新篁的茶馆[J];新农村;1996年03期

6 玄素;李丹;;和它们一起泡茶馆[J];宠物世界(狗迷);2007年08期

7 ;开心茶馆[J];晚晴;2007年02期

8 岳安芳;;开心茶馆[J];晚晴;2007年08期

9 胡鸿杰;;老S·茶馆[J];上海档案;2009年12期

10 苏叔阳;;小谈茶馆文化[J];农业考古;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粤;;孵茶馆纪事[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2 白忠懋;;去纱帽厅坐坐[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3 何成华;;茶与茶馆[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4 胡嵘权;;水族知识分子潘一志形象的诗意文本——简评冯举高的《弯路直走》[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5 孔强新;;饮茶三步曲[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6 俞金发;;吴语绘声品茗乐[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7 钱世康;;写茶是一种乐趣[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8 康渐;;恒久的时尚[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9 马毓豪;;说茶[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10 喻石生;;喜将联语结茶缘[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和平;也谈《茶馆》的主题[N];文艺报;2006年

2 刘戈;文本的价值与意义[N];文艺报;2001年

3 朱志美;满文本《三国志演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陈予;从故事出发,抵达生活[N];文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夏雨;恩阳老茶馆[N];巴中日报;2009年

6 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王书才;“茶馆”式的历史图景[N];光明日报;2011年

7 黄宾堂 (壮族);生气勃勃的文本[N];文艺报;2010年

8 廖令鹏;围炉写作与文本盛宴[N];文艺报;2011年

9 江筱湖;文本好是最大的法宝[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洪永春;《昌盛街》:小说叙事策略的实验文本[N];通化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富世平;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雪辉;元杂剧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戴建国;《渊鉴类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雷亚平;从显赫到湮没[D];吉林大学;2006年

7 朱岩;《尚书》文体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8 张淼;徐渭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谢家浩;网络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10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华;程乃珊笔下上海想象的变迁及其社会文化语境[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黎丽;爱的缺失与张爱玲文本的悲剧性[D];郑州大学;2007年

3 陈晓洁;汉语言文学中的性别隐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田莉莉;民间谜语—从口头传承到文本写定[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曹妮娜;中国现当代女性文本中的母女冲突书写[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叶相;《玛牧特依》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燕;汉魏六朝诔文文本演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巴图夫;阿拉善蒙古文中篇小说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9 纪秀明;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悲哀[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10 姚建新;小说《信使之函》的修辞手法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6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06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