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集合量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0:16
本文关键词:《金瓶梅》集合量词研究
【摘要】:《金瓶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反映明代中后期语言使用情况,其语言口语化程度高:语法方面,构词多变,特殊句式丰富:词汇方面,方言、行话、谚语、歇后语、俏皮话使用频繁,对汉语史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该书量词种类丰富,共有集合量词27个,其用法灵活,基本反映明代基本情况。文章以该书中出现的27个集合量词作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详尽的描述,涉及集合量词概貌描写、发展演变、语义分析、语法分析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综合论述《金瓶梅》书中语言研究现状、集合量词研究现状;探讨文章研究意义;阐述研究方法。 二、梳理陈述《金瓶梅》集合量词概况。集中讨论集合量词名称由来、如何界定及其分类情况;将集合量词分为定数集合量词和不定集合两大类,通过列表、举例等方式描述该书集合量词基本概貌,侧面反映了明代集合量词的使用情况。 三、分析阐述《金瓶梅》集合量词发展演变的轨迹。通过检索语料和查阅传世文献的方法,逐一研究该书中每个集合量词的在各个时期的使用情况,探究其起源,挖掘其因袭继承或者发展变化的方面,从历时角度对集合量词进行研究。 四、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金瓶梅》集合量词的语义分析和语法特征。综合运用内省概括法、组合分析法和对立比较法,得出该书中集合量词具有[一单一]、[+事物]、[+有界]、[+形象]等语义特征;从组合能力和句法能力两方面分析集合量词的语法特征。 文章主要运用静态与动态,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在力求准确的情况下,尽可能为量词断代研究以及量词发展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金瓶梅 集合量词 语义 语法 发展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7
- 第一节 研究现状9-14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14-15
- 第三节 研究的几点说明15-17
- 第二章 《金瓶梅》集合量词概况17-34
- 第一节 集合量词名称由来、定义及分类17-19
- 第二节 《金瓶梅》定数集合量词概况19-23
- 第三节 《金瓶梅》不定数集合量词概况23-34
- 第三章 《金瓶梅》集合量词的发展演变34-68
- 第一节 定数集合量词的发展演变34-40
- 第二节 不定数集合量词的发展演变40-68
- 第四章 《金瓶梅》集合量词的语义分析和语法特征68-82
- 第一节 《金瓶梅》集合量词的语义分析68-75
- 第二节 《金瓶梅》集合量词的语法特征75-82
- 小结82-83
- 参考文献83-86
- 致谢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汉卿;《金瓶梅词话》方俗词拾零[J];方言;2005年01期
2 曹炜;《金瓶梅词话》中的动态助词[J];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期
3 刘敬林;《金瓶梅词话》词语释义二则[J];古汉语研究;2005年03期
4 张玉萍;;《金瓶梅词话》句法问题研究综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刘新春;;《金瓶梅词话》方俗词例释[J];社会科学家;2007年04期
6 许仰民;;论《金瓶梅词话》的动量词[J];天中学刊;2006年06期
7 周建民;;《金瓶梅》的量词系统[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8 邵敬敏,周芍;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9 张庆云;说“语义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04期
10 陈卫兰;试析“这”(者、遮)字早期用例和作用[J];语文研究;199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建平;先秦两汉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7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0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