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中国近代翻译文化意向的必然选择
本文关键词:经世致用:中国近代翻译文化意向的必然选择
【摘要】:回眸中国翻译历程,中国翻译活动经历了几次高潮,从早期的佛经翻译,到近代对西方的科技翻译、哲学、社会科学翻译及文学翻译,每一次翻译高潮都离不开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很强的功利倾向。中国近代几次翻译以每次翻译高潮中代表人物的翻译活动为点,对翻译的功利性进行了初步剖析和解读,旨在进一步拓展对中国近代翻译史的研究。
【作者单位】: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中国近代翻译史 翻译活动 经世致用 功利性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历史可追溯到周朝,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则自汉末的佛经翻译开始。佛教所倡导的唯心主义神学与中华本土流行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潮不谋而合,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青睐。所以,佛经的翻译很快变成了当时政治的附庸,,成为封建统治者奴役被统治者的精神武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生;郭瑞;;1949年前的哈代诗歌翻译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时世平;;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翻译出版的质量危机与诊断[J];出版科学;2011年06期
3 杨雄琨;;梁启超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4 张树娟;;“信达雅”标准下《谈读书》两种译本的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胡琴;;清末民初诗歌翻译规范的多样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杨雄琨;;梁启超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秦军;;持守与革新——论意识形态与林纾翻译策略的博弈[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杨雄琨;;从翻译目的论看近代翻译家马君武的翻译实践[J];大学教育;2012年06期
9 周锁英;邵文静;;保定翻译史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10 杨雄琨;;马君武译事述略[J];大学教育;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蕾;;“译”犹未尽——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吕黎;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俞U
本文编号:1126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2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