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新闻传播学译著的人名翻译

发布时间:2017-11-02 02:02

  本文关键词:论新闻传播学译著的人名翻译


  更多相关文章: 人名翻译 功能 符号 规范 规范现状


【摘要】:名字(符号)特别是一些特定人物的名字不仅代表了一个生物体的人,还代表了一种理论、一种体系、一种文化,可以传达意义、增进理解、建立思考框架,但这一切的功能和效果都要建立在读者对名字(符号)拥有"共识"(一种规范性)的基础之上。现在我国的新闻传播学译著中涉及到的人名充分发挥了名字的功能了吗?新闻传播学译著中名字翻译的"共识"(规范)现状如何?本文选择一些我国新闻传播学译著中的人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显示目前人名翻译混乱,人名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人名翻译 功能 符号 规范 规范现状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新闻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1301最近三十年来,国外新闻传播学的一些经典之作不断被国内学者引进国门并做了翻译,然而译著中涉及到的外国人名翻译实在不尽如人意。比如,崔保国和李艰翻译的《麦奎尔的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和李彬翻译的《关键概念一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都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义友;汉字符号象征性探解[J];语文研究;2000年01期

2 黄进;网络语言符号说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邓志勇;广告中的类比[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2期

4 何洪峰;句群插说成分的语法及功能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张永康;现在汉语中“的”的性质和用途续谈[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6 赵学武;词性对句型的影响[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7 张志平;浅析几类常见疑问句的功能[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8 李霞;从语义学辨析谚语和歇后语的功能[J];民间文化;1998年03期

9 索江;藏语书面语虚词语法功能管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10 谷孝龙;试论现代汉语语法中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作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美霞;;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王洪涛;;“社会翻译学”的名与实——兼论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未来发展趋势[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林穗芳;;汉语拼音字符体式:历史演变和制定国家标准的建议[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5 彭永爱;洪文翰;;语境功能与话语中语义认知效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李贤华;于淼;吕雅娟;;题录信息的机器翻译方法[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莹莹;解海江;;我国语文辞书用户辞书知识和技能状况调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清宇;;名辞逻辑系统MC[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贺f ;热孜万古力·艾买提;孙燕萍;;科技论文作者使用参考文献规范性探究[A];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青海;马海慧;池毓焕;李颖;董凌冲;;基于HNC的汉语词语知识库改进[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石福祈;西方哲学中的“符号”概念[N];光明日报;2010年

2 王立志;结构、符号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磊;V缱帧氨砬椤弊呦蛳质礫N];文汇报;2008年

4 左玉tb;国际音标:现代语音学界的国际货币[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王海鹰;网络高频词:社会变迁的“折射镜”[N];中国税务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素璧;赵世民探秘汉字基因[N];珠海特区报;2009年

7 艾斐;汉字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9年

8 王安;传承中国字 载誉后来人[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王丽霞;传承中国字 载誉后来人[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 李土生;汉字演变与文化传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霜;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王媛媛;汉语“儿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鹏;言语交际中连贯现象的关联理论解读[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陈霞;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曹丽英;论诗歌隐喻的特点、分类及功能[D];湘潭大学;2005年

4 王红;手机流行语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宁翠兰;隐喻在构建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凌;成都方言语气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莹;现代汉语语篇中的隐现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康月惠;汉语亲属称谓及其泛化使用:类型、成因和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娟;汉语体育新闻评论中互文性的类别和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佘丹;从德国功能派理论看武术术语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9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29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c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