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亲属称谓语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哈萨克族亲属称谓语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哈萨克族 亲属称谓语 亲属称谓体系 文化因素
【摘要】: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在语言上的表达形式。哈萨克族亲属称谓是以父系为中心,展开各种脉系的一种体系。论文从传统的分类法入手对哈萨克族亲属称谓语进行分类,梳理了哈萨克族亲属称谓系统和哈萨克族亲属称谓的界定,并对亲属称谓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
【关键词】: 哈萨克族 亲属称谓语 亲属称谓体系 文化因素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2011-2012年度开放课题重大招标项目“哈萨克语的核心体系与结构形态研究”(项目编号为XJEDU080112A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36
【正文快照】: 亲属关系是指因婚姻和血缘而产生的,并相互负有义务的人际关系。亲属关系的基础是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它反映与之相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亲属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它既有父族血亲、族外血亲之分,也有长辈、同辈和晚辈之别。在同一辈亲属关系中还按年龄区分长幼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玛依达;论哈萨克民族神话与原始宗教[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王志萍;郑亚捷;;民族前路的忧思——浅议叶尔克西中篇小说《枸杞子的惶惑》[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付明华;付存;;新疆哈萨克族《挽歌》的文化价值探究[J];大众文艺;2012年05期
4 尹作祯;江阿古丽·艾山;海拉提·阿力地阿尔汗;加莎热特·杰力勒;杨广忠;江安努尔·这依肯;;哈萨克医药马脂治疗SD大鼠踝关节僵硬的效果[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02期
5 张应平;;哈萨克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殷冀锋;佟晓露;;契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思政理论教学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古丽夏·托依肯娜;古丽南·胡斯曼;;清代中国哈萨克族习惯法初探[J];创新;2012年06期
8 温文;;漫谈哈萨克族的饮茶文化[J];黑龙江史志;2009年15期
9 杨文娟;;新疆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特色的成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建雄;;哈萨克汗国的习惯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塞尔江·哈力克;;传承与转型——论新疆游牧民族的定居与传统居住文化的转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4 贺萍;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娜拉;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7 张兴;从培养“男性附属品”到促成“社会半边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奋;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朱远来;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陈振国;和合生一:文化融合造就一体的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华;兵团哈萨克族婚姻观念变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张旭;哈萨克族婚姻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调适[D];石河子大学;2011年
3 安秋旭;社会转型期紫泥泉种羊场哈萨克刺绣传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努尔巴哈提·吐尔逊;神与灵的选择[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惠慧;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来华留学生汉语招呼语使用情况调查[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秀艳;清代中国哈萨克族伊斯兰教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巴合提娜孜·比克什;牧民定居与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关联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淑;哈萨克族传统婚姻家庭伦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巧云;哈萨克英雄叙事长诗《阿布赉》的文化解读[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湘娟;20世纪50年代新疆哈萨克族社会文化转型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云航,赵淑芬;汉语亲属称谓语与传统伦理文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付欣晴;;黎川方言亲属称谓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耿世民;;哈萨克族的文字[J];民族语文;1980年03期
4 古丽夏提;哈萨克族有关马的谚语综说[J];语言与翻译;1995年04期
5 戴军明;视点与称谓[J];阅读与写作;2005年09期
6 成燕燕;文化差异对哈萨克族同志学习汉语词语的干扰[J];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7 张盛裕;敦煌音系记略[J];方言;1985年02期
8 胡爱华;哈萨克族寓意谜语[J];语言与翻译;1999年02期
9 黄中祥;新疆哈萨克族人名的社会特征[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褚艳;;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托合提汗;卜春耘;;双语教学模式的艰难探索[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明胜 通讯员 佟红岩;“学习汉语佳克斯!”[N];塔城报;2007年
2 记者 刘铁军 通讯员 刘晋;甘肃举办全省少数民族语文工作者培训班[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何玉清;团结进步的桥梁和纽带[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记者 武润生;让村阵地发挥真正作用[N];阿勒泰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周永强、王煊;三工河乡机关干部踊跃学习双语[N];昌吉日报;2009年
6 南建军;新源大力实施“双语”教学[N];伊犁日报(汉);2007年
7 塔敖;再谈语言文字要规范[N];博尔塔拉报;2007年
8 通讯员 钮煜;额敏县“双语”教学遍地开花[N];塔城报;2007年
9 记者 陈力波;布尔津县积极营造“双语”环境[N];阿勒泰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高国伟;托里 自主研制“双语点读”软件[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莉萍;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杨洪建;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3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氏翠幸;现代汉语与越南语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曦;哈萨克族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社会语言学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鹿荣;关于赵树理小说称谓语的几个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徐江;汉维亲属称谓语的对比及翻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娜;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莉萍;称谓语性别差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努尔沙拉.居努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中学双语教学实施状况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苏静;汉语称谓语的泛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胡炯梅;新疆民族杂居区的语言使用特点及其成因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10 欧吐洪吐布;新疆察哈尔土语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9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2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