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2:07
本文关键词:“V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V起” 语义特征 语法意义 “V得/不起”
【摘要】: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对述补结构“V起”进行了考察,并对“V起”有无可能式“v得/不起”和与可能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做了分析研究。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第二章对“V起”中的动词“V”进行考察,首先考察“V”的音节数目,得出“V起”中的“V”主要为单音节动词;其次,通过变元相关法将“V起”中的“V”分成了体态类、上升类、凸起类、他移类、部位类、诵读类、弹奏类、谈论类、回想类、围闭类、引发类、建办类等。 第三章考察“V起”中“起”的语法意义,主要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起始意义和关涉意义。 第四章对“V起”及其可能式“V得/不起”进行观察描写。首先对“v得/不起”中的“V”和语法意义进行了描写分析,其次探讨了“v起”和“v得/不起”之间的转化机制,二者的转化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这是由于其组成成分和整体结构意义的影响。最后讨论了“V得/不起”内部肯定否定的不对称现象,并对此作出了解释。 第五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V起”的历史演变过程,并从句法语义、双音化趋势及认知动因方而对其虚化动因做出解释。
【关键词】:“V起” 语义特征 语法意义 “V得/不起”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综述10-13
- 1.2.1 关于趋向补语的研究10
- 1.2.2 关于“V 起”的个案研究10-12
- 1.2.2.1 关于“起”的性质的研究10-11
- 1.2.2.2 关于“起”的意义的研究11-12
- 1.2.2.3 关于“起”的历时演变的研究12
- 1.2.3 关于可能式“V 得/不起”的个案研究12
- 1.2.4 关于述补结构与其可能式的对比研究12-13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13-14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语料来源13-14
- 第二章 “V 起”中“V”的考察14-30
- 2.1 “V 起”中“V”的音节考察14-15
- 2.2 “V 起”中“V”的语义考察15-30
- 2.2.1 “V 起”后无宾语16-20
- 2.2.2 “V 起”后有宾语(受事宾语)20-27
- 2.2.3 “V 起”后有宾语(中性宾语)27-28
- 2.2.4 “V 起”后有宾语(施事宾语)28-29
- 2.2.5 小结29-30
- 第三章 “V 起”中“起”的语法意义30-38
- 3.1 表趋向意义的“起”30-32
- 3.2 表起始意义的“起”32-34
- 3.3 表结果意义的“起”34-36
- 3.4 表关涉意义的“起”36
- 3.5 小结36-38
- 第四章 “V 起”及其可能式“V 得/不起”38-62
- 4.1 可能式“V 得/不起”38-44
- 4.1.1 “V 得/不起”中“V”的考察38-40
- 4.1.1.1 “V 得/不起”中“V”的音节考察38-39
- 4.1.1.2 “V 得/不起”中“V”的语义考察39-40
- 4.1.2 “V 得/不起”的语法意义40-44
- 4.1.2.1 说话人对动作实现主体的主观能力的判断41-43
- 4.1.2.2 说话人对动作实现的客观条件的判断43
- 4.1.2.3 说话人对动作实现主体的情感态度的判断43-44
- 4.2 “V 起”与“V 得/不起”的转化机制44-50
- 4.2.1 “V 起”扩展为“V 得/不起”44-48
- 4.2.1.1 “V 起”可以扩展为“V 得/不起”44-46
- 4.2.1.2 “V 起”不能扩展为“V 得/不起”46-48
- 4.2.2 “V 得/不起”转化为“V 起”48-49
- 4.2.2.1 “V 得/不起”可以转化为“V 起”48
- 4.2.2.2 “V 得/不起”不能转化为“V 起”48-49
- 4.2.3 “V 起”和“V 得/不起”转换不对称的原因49-50
- 4.3 “V 得起”和“V 不起”的不对称分析50-61
- 4.3.1 “V 得起”和“V 不起”不对称现象的考察51-55
- 4.3.1.1 使用频率的不对称51
- 4.3.1.2 句类分布的不对称51-52
- 4.3.1.3 语法化的不对称52-54
- 4.3.1.4 历时层面宾语位置的不对称54-55
- 4.3.2 “V 得起”和“V 不起”不对称现象的解释55-61
- 4.3.2.1 语义层面的解释55-59
- 4.3.2.2 语用层面的解释59-60
- 4.3.2.3 语言功能层面的解释60-61
- 4.4 小结61-62
- 第五章 “V 起”的历史演变轨迹及“起”的虚化动因62-71
- 5.1 “V 起”的历史演变轨迹62-66
- 5.1.1 先秦时期——“起”作为实义动词单用62-63
- 5.1.2 两汉时期——连动式“V 起”结构的出现与产生63
- 5.1.3 六朝时期——连动式“V 起”结构的发展63-64
- 5.1.4 唐宋时期——动补式“V 起”结构的出现与发展64-65
- 5.1.5 元明清至今——述补式“V 起”结构的稳定发展与大量使用65-66
- 5.2 “起”的虚化动因66-69
- 5.2.1 句法语义因素66-67
- 5.2.2 双音化趋势67-68
- 5.2.3 认知动因68-69
- 5.2.3.1 从趋向意义到结果意义68-69
- 5.2.3.2 从趋向意义到起始意义69
- 5.3 小结69-71
- 结语71-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鹰;刘楚群;;“V起”与“V起来”辨微[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卢英顺;认知图景与句法、语义成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张国宪;;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充当句法成分功能差异考察[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5 张健;关于带“了”的动趋结构[J];汉语学习;1991年02期
6 高顺全;体标记“下来”、“下去”补议[J];汉语学习;2001年03期
7 齐沪扬;曾传禄;;“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09年02期
8 陈昌来;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1994年02期
9 刘广和;说“上_2、下_2……起来_2”──兼谈趋向补语、动趋式[J];汉语学习;1999年02期
10 胡清国;“V得/不C”的强势与理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1134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3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