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悬泉汉简与班固《汉书》所引诏书文字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7-11-05 09:04

  本文关键词:悬泉汉简与班固《汉书》所引诏书文字的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悬泉汉简 文字 诏书 汉书 班固 史书记载 异同 简文 汉代 文书


【摘要】:正悬泉汉简是我们在汉代敦煌郡邮驿路线上九个驿站之一——悬泉置遗址发现的其日常运作档案文书的总称。在其中的第三大类文书中,有很多反映汉代社会生活中宏观场景——制度与制度文书,如"诏书"就是其中最具特征的内容之一。悬泉置作为汉代重要的邮驿机构,本身具有在"高显处"、"明白大扁书"榜示诏书的职责和功能。对这些诏书文字的研究,既可以借助《汉书》为
【作者单位】: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研究室;
【分类号】:H121;K877.5
【正文快照】: 悬泉汉简是我们在汉代敦煌郡邮释路线上九个骤站之一—悬泉置遗址发现的其日常运作档案文书的总称。在其中的第三大类文书中,有很多反映汉代社会生活中宏观场景—制度与制度文书,如“诏书”就是其中最具特征的内容之一。悬泉置作为汉代重要的邮释机构,本身具有在“高显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冬梅;;汉语文在西域的传播使用与民汉双语现象[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安忠义;;从汉简等资料看汉代的食品加工技术[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文锁;尼雅遗址历史地理考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阎步克;诗国:王莽庸部、曹部探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论考[D];郑州大学;2001年

2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3 曾加;张家山汉简法律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6 谢全发;汉代债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汉晋时期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朱广亮;汉简所见西北戌卒戌吏文化学习活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特日格乐;汉简所见之居延候望系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军;两汉军事后勤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燕海雄;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宝宁;汉代西北边塞教育浅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芳;汉代河西人口分布系统考述[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毛玉兰;对汉简所见器物及其历史文化意义的几点探讨[D];安徽大学;2007年

9 王凌宇;西汉中期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邓丽丽;秦汉行旅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杰;文字与国运[J];百姓;2005年05期

2 谢仁敏;论中国的文字崇拜文化[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宋振华;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字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6期

4 姚锡远;文字本质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5 陈昌槐;水族文字与《水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6 汪民安;后文字时代知识分子命运[J];文艺评论;1994年05期

7 李志辉;不要肢解文字[J];咬文嚼字;1997年03期

8 张政;伤戏[J];中国校园文学;2003年12期

9 李小茹;敦煌悬泉汉简词语札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唐健雄;文字属性刍议[J];河北学刊;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云开;梁慧敏;;单元下的描写篇章类型[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公瑾;;傣族经典文字考源[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3 刘德隆;;“吟”之我见[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蒋凡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5 王更生;;学术论文:古典诗词吟诵艺术[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杨涵清;;布、傣、壮语音词汇的比较和文字联盟的建议[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7 张懋昒;;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浅见[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韦宗林;;水族古文字源头的几个问题[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9 陈宗振;;从《突厥语词典》看喀喇汗王朝的文字[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10 ;戴逸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文为周有光孙女周和庆整理、提供;语言学:我业余的爱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见习记者 王志君;“90后”青睐“火星文”[N];中山日报;2007年

3 朱伟一;文字与法律[N];检察日报;2003年

4 李新生;人民币上的文字[N];中国档案报;2001年

5 王朝霞;东乡语有望形成文字[N];甘肃日报;2005年

6 任继f ;说“文”谈“字”[N];光明日报;2006年

7 班鸣;文字污染之我见[N];人民代表报;2001年

8 王晓平;日本“手机”文字万花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潘玉英;我省部署“十一五”期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百岁老人周有光答客问[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宝国;18世纪以前欧洲文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国升;春秋文字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冯靓芸;《汉书》通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慧;《广雅疏证》汉语语义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耿铭;玄应《众经音义》异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金玲敬;《说文解字翼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静;郭店楚简文字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9 韩小荆;《可洪音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季忠平;中古汉语雅言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萱;纳西哥巴文造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燕;望山楚简文字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3 魏红;中国古代文字崇拜现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朴点玉;韩国和中国现行汉字比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马元丽;《说文字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俞莉娴;《慧苑音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邹爱琴;徐通锵字本位理论述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叶庆红;《阜阳汉简》文字研究二题[D];西南大学;2008年

9 陈琦;医学论文中半技术性词汇的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李明龙;《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账户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43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43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