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语视角的汉英文化差异探究
本文关键词:新词语视角的汉英文化差异探究
【摘要】: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汉语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导致汉语当中新词的数量呈现急剧增多的趋势,当然这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巨变见证。在这些所增加的新词当中对于明显的全球化共性进行体现,这形成有着偶然性和必然性,包含民族性的新词从意义上来看具备不确定性,在汉英新词当中差异性的表现就是有着更多的外来词,几乎没有新字存在,而那些具备非传统意义的汉字如今走进汉语文化当中。
【作者单位】: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分类号】:H313;H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言作为社会现实的镜子,可是真实的对社会发展的轨迹进行折射,在人类历史当中只要发生社会变革就会出现大量新词语涌现。在最近的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曾经有过三次涌现新词的高潮,分别是“五四”运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之后这三个时期。针对新词,英语对其所做出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桂荣;田翠芸;;汉语新词语的英译原则及策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廖志勤;文军;;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透视及其英译原则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燕春;;文学翻译中的风格传译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黄文珍;;汉语意念主轴与英汉误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傅绍清;周珍霓;;“意念对等”与英汉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胡庭树;;翻译研究的哲学思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5 刘金梅;;从陕西方言看文化的不可译现象[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鲁阿凤;;汉英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7 娄晓超;;影响翻译策略的几点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8 侯林平;;公示语翻译研究的新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邓景茹;;解读文学翻译的非表象要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郭盈;;关于翻译标准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小林;曾东京;;浅谈《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的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冰;;从释意理论看《酒国》中的比喻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传彪;;“望文生义”刍议[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王祥玉;汉英句型翻译的认知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9 黎昌抱;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冷惠玲;论译者风格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叶晶晶;重建文化亲缘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潘志娟;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卖花女》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婷;功能理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娟;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文虹;论主体性在口译中的体现[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靖;卜立德英译中国散文中的“自我”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柳明明;文体学视角下的张培基散文风格翻译探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莹;翻译美学视角下《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晗;操纵理论下的圣经汉译[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燕勤;;新词新语的来源及发展[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陈小慰;论译文用词的与时俱进[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3期
3 谢华;全球化时代新词新语翻译规范原则[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林克难;从语境宏观把握 于词义微观入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5 李运兴;论语篇翻译教学——《英汉语篇翻译》第二版前言[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6 陈小全,丁衡祁;汉语新词新语英译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评《中国日报》网站新书《汉英最新特色词汇》[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7 杨全红;汉英新词翻译:一项费力难讨好的活儿[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澍;;萨丕尔《语言论》的文化观点与语言理论研究[J];学理论;2010年28期
2 吴慧颖;雅俗共赏的汉语文化语言学力作——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评介[J];汉语学习;1990年04期
3 潘文国;汉语文化语言学刍议[J];汉语学习;1992年03期
4 段玲莉;钱冠连的《汉语文化语用学》[J];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6期
5 胡晓丽;;论汉语熟语的文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6 王鸿雁,阿不都外力;维汉谚语语义文化比较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7 林木森;;浅析英汉语言的模糊性[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1期
8 刘起政;;浅谈汉语文化中的礼貌策略[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乔丽娟;;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礼貌原则对比[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谭武群;;管窥汉语文化之矛盾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芳;;语言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及其民族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刘向政;;从“to own goal”到“乌龙球”,试析汉语文化的“圆融”特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飞鹏;;“一语二文”仍须努力[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解海江;章黎平;;汉语文化词典的设计与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保云;;通过英汉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李衍年;;增强汉语汉字文化的感召力[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7 张唯;;文化差异——制约翻译水平的因素[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晗蕾;;王希杰老师授课笔记摘录[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颐寿;;关于辞章学研究的答问[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10 陈东风;刘彦青;;留学生的宗教文化背景对汉语教学的影响[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晖;现代公民如何弘扬“汉语文化”?[N];南方周末;2007年
2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3 执笔 高赛;汉语“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报;201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相武;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N];经济参考报;2007年
5 惠铭生;从汉语成为“看客”想到希拉克的愤然离席[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王焱;“有话好好说”与“读书先须识字”[N];南方周末;2007年
7 记者 柳霞;中外学者携手共译《五经》[N];光明日报;2009年
8 周年洋;恢复汉语的自豪感[N];财经时报;2007年
9 桑士达;全球“汉语热”给我们的启示[N];贵州日报;2006年
10 马相武;孔子学院背后的文化战略[N];民营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樊小玲;汉语指令言语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云霞;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褚修伟;程式性言语事件—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语用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9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淑芬;汉泰饮食成语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向p芪,
本文编号:1146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4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