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华蘅芳杰出的翻译实践
本文关键词:清代华蘅芳杰出的翻译实践
【摘要】:华蘅芳一生致力于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华蘅芳还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翻译工作,先后翻译各类书籍,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今江苏无锡人,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将西方的科学知识引入中国,华蘅芳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翻译工作,先后翻译各类书籍多达14种180余卷,内容广泛,涉及数学、地质学、矿物学等多种自然科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进军;谢安琪;;华蘅芳的翻译活动研究——多元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审视[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燕学敏;;晚清数学翻译的特点——以李善兰、华蘅芳译书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郜舒竹;张平仁;王智秋;;数学术语的隐喻歧义及其人文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2期
2 陈玉霞;吴晨;;晚清李善兰的科技翻译成就述要[J];兰台世界;2013年04期
3 刘华杰;;《植物学》中的自然神学[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春雨;《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出版及对晚清数学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光华;《天生术演代》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计翔翔;明清间西学汉译的特色[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2 黎难秋;论我国科技翻译理论之发轫[J];上海科技翻译;1994年02期
3 尹苏;论近代科学家李善兰的科学文献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03期
4 袁正昌;华蘅芳在江南制造局期间作出的历史性贡献[J];上海造船;1999年01期
5 霍有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2期
7 李迪;;十九世纪中国数学家李善兰[J];中国科技史料;1982年03期
8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J];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愫贞;;清代判词语言的法文化视角[J];学术交流;2005年11期
2 祝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述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李莉;;议翻译实践中对语域的把握——得体·文体·变体[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汤君;;全球化语境中的大众文化消费产品译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布和吉雅;;试析清代蒙古族佛经翻译[J];河套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王林;;共同的视野和追求——“跨文化时代的翻译与出版”研讨会开幕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陈晓;;格赖斯合作原则于对外传播翻译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8 汤玉洁;;浅析翻译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温玉斌;;浅析诗歌语言模糊性的翻译价值问题——兼评《红楼梦·金陵判词》的两个译本[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石云艳;;略论梁启超的翻译理论与实践[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辜莹莹;;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绍祥;;学以致用:MTI学生实践/实习的必由之路[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3 滕树立;;外语翻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坤;;中国古代佛经译论中的对比语言学思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余频;;英汉翻译常见错误剖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6 赵珠元;;创建翻译人才库 为海西崛起服务[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恩冕;;应当重视翻译史的教学与研究[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8 马一宁;;再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鞠成涛;;翻译公司在MTI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10 王瑞英;时念玲;江丽丽;;网络环境下翻译实践与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医学情报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吾东智;藏语科技词汇翻译的挖创借[N];黄南报;2007年
2 许钧;译可译 非常译[N];文汇报;2006年
3 李景端;翻译的第二基本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汪剑钊;翻译的尴尬和委屈[N];人民日报;2004年
5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6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7 许曦明;不该迷失的翻译策略[N];文艺报;2005年
8 莫非;慎待翻译本土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9 许钧;理解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兰卡才让;浅析藏族谚语翻译中的几个问题[N];黄南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斌业;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琳娜;清代新词新义位发展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邹德文;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黎昌抱;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汤(?);当今中国的翻译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琼;翻译本质的关联理论诠释[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慧;翻译家张谷若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冬娟;对功能主义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批判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仝品生;相互适应中的意图对等[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继林;顺应论对翻译的探讨及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6年
6 姜春兰;论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理论与实践[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7 荣利颖;解构主义视野下看严复的《天演论》[D];天津理工大学;2006年
8 旦增曲扎;从符号学角度论文学翻译问题[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9 胡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孙倩君;郑振铎翻译思想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47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4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