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典故破解与石刻文字考证

发布时间:2017-11-08 16:16

  本文关键词:典故破解与石刻文字考证


  更多相关文章: 典故 石刻文献 文字考证


【摘要】:石刻文献是一种重要文献,但材料散碎、原始,需要全面搜集、科学整理才便于使用。整理石刻存在很多困难,典故就是一大障碍。破解典故对于准确释文,正确理解铭文内容,科学利用石刻文献从事多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提出5条材料来讨论,纠正了已有石刻整理成果中出现的错误,为科学整理石刻文献提供思路。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石刻异体字研究、异体字典及语料库》,批准文号11xyy00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石刻文献语料库建设》,批准文号11JJD740013
【分类号】:H121;K877.42
【正文快照】: 石刻文献的主体是碑碣墓志,其文体具有明显的赞颂性、张扬性特征。行文多用成语典故,形成典雅凝重,婉转深沉的碑铭文风。石刻铭文可大分为序辞、铭辞两部分。序辞为散文,多用四字句,或四六对文,骈散兼行;铭辞多四言韵语,也有五言、六言、七言,杂言、骚体比较少。受六朝骈文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朗月;巧用典故 慷慨悲歌——文天祥《金陵驿》赏析[J];语文世界(高中版);2004年05期

2 刘文忠;;浅谈古文的“用典”[J];新闻战线;1987年08期

3 何华连;《中华典故全书》訾议[J];辞书研究;1996年04期

4 王光汉;关于典故溯源的再思考[J];古汉语研究;2000年04期

5 村友;究竟是谁“笑里藏刀”[J];咬文嚼字;2005年10期

6 李晓陆;;典故的认知机理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辛河;;典故与文学欣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3年03期

8 武恩义;乔玲玲;;英汉同源典故性词语隐喻性对应关系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郭秀芬;邢保良;;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成因[J];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潘允中;;成语、典故的形成和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冠明;;辞书典故释文的专指与泛指[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2 ;你知道这些典故吗?[A];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董琳;;唐诗翻译与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明华;;语际转换中词汇和义项的空缺现象解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郑声滔;郑声衡;;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释法在翻译中的使用场合[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骆泽松;;含蓄的构成方式及表现方法[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耕;要了解成语中的特殊语法[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2 余中先;重译与合译中的利弊[N];人民日报;2004年

3 勇枚;进入中文经典之门[N];中国邮政报;2006年

4 李行健;《〈江泽民文选〉成语典故》跋[N];光明日报;2007年

5 张 谦;从“美轮美奂”谈成语运用[N];河南日报;2004年

6 许嘉璐;《〈江泽民文选〉成语典故》序[N];人民日报;2007年

7 郑述谱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从“激光”定名看心智体悟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熊雁鸣;市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N];张家界日报;2005年

9 顺平职教中心 李文娣;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特征[N];学知报;2011年

10 徐图南;假如遗忘汉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

本文编号:1157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57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