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淮父系亲属称谓讨论移民研究的一个侧面
本文关键词:从江淮父系亲属称谓讨论移民研究的一个侧面
更多相关文章: 父系亲属称谓 淮河流域 移民 方言 方言地理学 历史语言学
【摘要】:方言地理学同时着重时间与空间两个因素,基本论点在于一个方言在地理空间形成的横向分布,可以反映方言形式在历史,也就是时间上纵向的层次。藉由汉语方言中指称父系尊亲属"爷"、"爹",或与"爹"同源的"大(达)(ta315)"的称谓研究为例,探讨历史语言学与方言地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从"纯粹"的语言学方法探讨方言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异?换句话说,完全依赖当代方言地图以及语音或形态的分析是否能够反映出方言发展的过程?最后指出移民研究与汉语方言地理学、历史语言学的互补意义。
【作者单位】: 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系;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对人类学者而言,亲属称谓(kinship terminology)是了解社会组织的关键,无论亲属称谓在表面上多么复杂多样,但基本原则主要依据相对年龄、性别或相对性别与世代原则。一般而言,亲属称谓与被指称的亲属不见得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如夏威夷(HAWAIIAN)型的亲属称谓体系,基本上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岩田礼;;汉语方言“祖父”“外祖父”称谓的地理分布——方言地理学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上的作用[J];中国语文;1995年03期
2 胡士云;说“爷”和“爹”[J];语言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荣泽;;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郭必之;;方言地理和方言分区可以接合吗?——读项梦冰、曹晖编著《汉语方言地理学———入门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唐智佳;;南阳盆地“洪洞移民”现象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4 古开弼;;生态文化视野下的“十八杉”民俗解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明茂修;;毕节市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毕节试验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系列之一[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张书剑;;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的伦理意义[J];沧桑;2012年01期
7 于秀萍;童广俊;;明初沧州移民的到来及移民聚落的形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黄晓东;;汉语方言地理学大有可为——岩田礼教授访谈摘录[J];当代语言学;2012年01期
9 谢宏维;邹芝;;袁文才、王佐事件再研究——中共党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的视角[J];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02期
10 刘世斌;;浅析明清时期闽人入赣的原因及影响──以赣南地区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9 孙玉卿;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李亚光;周代荒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涛;清代山东小清河沿岸的河患与水利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治花;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社会动乱与族群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4 黄文保;明代基层防卫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严元容;泉港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阳;海峡两岸传媒语言差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化世太;民国后期陕西黄龙山垦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郑蕾;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何衡松;清代成都地区移民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尹宗云;清代皖南道研究(1734-1911)[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薇;;小议词汇扩散理论[J];作家;2011年08期
2 吴安其;关于历史语言学的几个问题[J];民族语文;1998年04期
3 ;2006年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成功举办[J];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02期
4 孔江平;;现代语音学研究与历史语言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郭晓君;;历史语言学的“开放”政策——浅谈其它学科在历史语言学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8年09期
6 浮想;;历史语言学澄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举行[J];民族语文;2008年04期
7 郑伟;;《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之基本范畴及其检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2010年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开始报名[J];中国语文;2010年01期
9 荆兵沙;曹强;;江有诰的音韵学与历史语言学[J];榆林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王均;民族古文字研究在语言学中的地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悟云;;建立语言考古学的设想[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林汀水;;也谈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黄金城;;关于“前语系历史语言学”——以藏缅语族和蒙古语族“小”为例[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林宝卿;;漳州方言在闽台方言中的地位与作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彼诺;耿f;;西域的吐火罗语写本与佛教文献[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6 王新青;;回鹘语t,
本文编号:1158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5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