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视角下的赣湘文化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11 21:07

  本文关键词:语言视角下的赣湘文化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赣湘 语言 文化


【摘要】:语言是民俗文化的组成成分,其自身的发展及变异蕴含着历史人文因素。赣湘两省人们的日常口语中存在许多相同现象。这些共有现象反映了两地文化从远古直至今日存在密切关系。语言共有现象滋生于历史上的文化同源,也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渗透有关。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南昌大学中文系;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赣语昌都片语音差异及方言接触研究”(12YY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赣语昌都片方言语音差异的历史层次及方言地理学研究”(11YJC740070)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赣湘两省同处中国中部地带,远古均属百越之地,战国熊渠立楚后,又均划归楚国领地。从西晋至唐宋,两省都曾接纳大量北方移民,宋代江西及湖南相继在中部崛起,元明清时期,为谋求生计或因政府政策,大量江西人迁入湖南,进一步促进两省文化融合。毗邻的地理位置、同步的发展经历及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娜;;汉语方言中的XA式状态形容词[J];汉语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李锋;;从《穷汉词》看蒲松龄的“惧贫”情结[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4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5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6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7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靖莉;吕传笑;;近代时期的黄河三角洲移民[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5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亚丽;王德明;孟子厚;;方言地区中小学生语音生态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8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晓农;亲密与高调——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2 张小克;长沙方言的"bA的"式形容词[J];方言;2004年03期

3 汪国胜;大冶话里的状态形容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王红梅;浅析东北方言中的前附式状态词[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5 杨艳;长沙方言中的“XA的”格式[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肖萍;;赣语吴城方言的XA式状态词[J];语言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协众;邵阳马草话的状态形容词[D];延边大学;2005年

2 刘卓彤;新化方言重叠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永奕;长沙方言单音形容词生动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继芳;罗昕如;;语言视角下的赣湘文化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本文编号:1172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72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b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