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韩双及物结构对比

发布时间:2017-11-13 10:27

  本文关键词:汉韩双及物结构对比


  更多相关文章: 双及物结构 汉韩对比 概念空间 语义地图


【摘要】:双及物结构是人类语言具有的普遍现象。双及物结构是一种句法结构,它涉及了三个论元,即施事、与事和受事。双及物结构在语义上涉及“受事在施事和与事之间的转移”,即在此结构中受事既可以向与事方向转移,也可以向施事方向转移。我们借鉴构式语法理论,探讨本身不具有明显给予义或取得义的动词如何进入双及物结构。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比了汉语和韩语中多种双及物结构:首先归纳了汉韩双及物结构的外在形式,总结了此结构在汉韩两种语言中的各种格式。汉语中共有四种:"V+NP,+NP2"、“V+给+NP1+NP2”、“V+NP2+给+NP,”和“给+NP,+V+NP2”。韩语中共有六种:"NP,leul+NP2leul+V"、"NP1ege+N P2leul+V"、"NP1leul+NP2lago+V"、"NP1e+NP2leul+V"、"NP1eulobutteo+NP2leul+V"和"NP1ege+NP2leul+V+juda"。然后,探讨了汉韩双及物结构的内在语义并对其进行分类,先分为两大类,即广义的给予义和广义的取得义,将这两大类再细分为六种给予义类和三种取得义类,总共归纳出九种语义类型,即给予、受益、粘附、称呼、放置、产生、取得、受损、外部领属结构。这九种语义类型,汉语均有所见,而韩语仅见七种。最后,我们利用语义地图模型,根据形式相似性或突出的语义相似点来挑选相应的格式,进行了汉韩双及物结构对比,找出了此结构的各种格式在概念空间上的分布模式。并且,从结构格式、结构语义、动词与格式的配合这三个方面着手考察了汉韩双及物结构各种格式的共性和个性,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年02期

2 郝冉;;浅析英汉双宾语结构的距离象似性特点[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金岩;朝汉语双宾语比较[J];汉语学习;1997年04期

4 林艳;;英汉双宾构式的共性和个性之比较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高亚莉;;汉英对比视界中双及物构式异同及成因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1180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80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9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