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会议口译员职业角色自我认定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22:10

  本文关键词:会议口译员职业角色自我认定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口译 职业角色 口译策略 效果评价


【摘要】:译员身份认定是影响译员翻译策略、左右翻译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调查程序,本项研究发现:1)译员始终是口译交际行为的积极参与者,而且不断主动调整自己的身份定位;2)译员角色定位并非一成不变,与实践经验、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等个体化因素密切相关;3)译员交际方式灵活多样,与自身条件与工作环境有直接关联;4)译员身份认定直接影响其翻译策略以及对翻译效果的自我评价。这些研究结果对完善口译教学与实践、规范口译市场管理均有实际启示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YY06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0-0270)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助项目(201014)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08YB11)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一、前言鉴于口译活动在交际形态、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①,口译员在口译交际场景中直接“现身”,译员身份定位(即其职业角色)更加敏感,译员自身行为,特别是其翻译策略,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更加明显,甚至直接左右了口译交际的走向及最终结果(Kent,2007)。而且,在口译职业化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威;;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张威;;口译质量评估:以服务对象为依据——一项基于现场口译活动的调查研究报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李德超;TAPs翻译研究的前景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华;;英汉无稿同声传译中的省略——有声思维下的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李庆明;孙琳;;认知负荷模型下科技同传的“顺句驱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古琦慧;;Fundamental Aspects of Interpreter Education简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王少爽;;西方学界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体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翟秋兰;;基于TAPs分析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及教学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翟秋兰;;英语专业学生英译文化专有项策略运用——基于TAPs语料的实例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张威;;会议口译质量评估调查——译员与使用者的对比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申娟;;用有声思维法分析英语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9 刘立香;;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及教学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陆宝华;;关于英译汉过程中心理认知干扰因素的实证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立香;;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何艳;;TEM8英译汉翻译测试受试答题过程内省法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刘庆雪;跨学科视角下的口译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肖维青;多元动态翻译批评的建构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5 姚振军;基于双语领域本体的典籍英译批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海琴;源语专业信息密度对同声传译“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程度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敏;功能翻译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磊锋;科技英语现场口译及译员素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晓东;关联理论在英语本科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晨;翻译能力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轩慧芳;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研究:高-低分组的对比个案[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护林;TEM8汉英与英汉翻译过程对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李欣同;从认知角度探讨顺句驱动策略下的翻译单位[D];青岛大学;2011年

8 谭欣欣;基于有声思维法的翻译单位选择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申娟;有声思维法在翻译过程中的实证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10 马秀平;有声思维数据分析法在高职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大伟;现场口译技巧探索:添加、重复与简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李芳琴;口译交际的基本特点与口译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刘和平;科技口译与质量评估[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1期

4 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6期

5 蔡小红,方凡泉;论口译的质量与效果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6 蔡小红;论口译质量评估的信息单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蔡小红,曾洁仪;口译质量评估研究的历史回顾[J];中国翻译;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敏;;谈语文师生互动教学法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1年15期

2 崔言;;新汉语水平考试的课件创新实践[J];考试周刊;2011年54期

3 王建华;;涉外商务谈判口译策略[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刘影;;释意理论与口译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5 古琦慧;;商务口译中的译员主体性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6 王旭红;;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及效果评价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陈颖;李玉英;;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廖建乐;;模糊语的口译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李朝渊;;学生译员交替传译中修复策略使用机制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5期

10 郑元会;翻译的社会功效[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yN蓓;译者主体性下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2 刘燕;从篇章语言学角度探讨会议口译的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刘佳;语境层次理论对吉尔口译理解公式的解释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4 杨金晶;论口译中的文化差异以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Liu Na;[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樊玉;记者招待会的口译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昭华;医疗储蓄账户、深化医改及儒家生命伦理国际学术会议同传报告[D];山东大学;2012年

8 文雯;从传播学角度看口译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关敬英;中国医患对话中附加疑问句语用功能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卜繁旭;关于口译活动中文化差异的策略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05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05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