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译者角色的伦理特性

发布时间:2017-12-02 11:13

  本文关键词:论译者角色的伦理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译者伦理 屈从 中立 权力


【摘要】:译者伦理,是译者的行为规范和译者行为事实,译者角色是译者在译者行为实施过程中的自我体现和普遍认同,具有伦理特性。本文以历史为纲,梳理了翻译发展史上译者角色伦理特性的流变。研究发现,在漫长的翻译长河中,译者的角色从屈从性,发展到中立性,再到现在的权力性,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陪同口译过程中译员伦理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52);“大连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交流。现代国际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自从巴别塔倒塌的那一刻开始,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必须通过翻译(郭建中,2004:144)。所谓翻译,是建立在语言转换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译者根据目标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诚;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李民;;“翻译”意义重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许钧;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3期

4 王大智;;关于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12期

5 王大智;;“翻译伦理”概念试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2期

6 黄德先;;自省翻译研究的西方中心——《扩展翻译,赋权译者》述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万江松;冯文坤;;“去蔽”却未“澄明”的译者主体性——体验哲学视角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3期

8 谢天振;;创造性叛逆:争论、实质与意义[J];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02期

9 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年03期

10 廖晶,朱献珑;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J];中国翻译;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郑鸿芹;;翻译原则、策略、方法与技巧的概念范畴及其关联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邱文生;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王建军;普遍性与相互性——论康德的义务论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黄勤;;蔡元培翻译观的认识论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朱义华;;论民俗表演艺术样式的译介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阮玉慧;;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朱明胜;略论归化翻译与文化意象的缺失[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王慧;;论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误读现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崔长青;;翻译教材的描写性探因[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冯全功;;职业翻译能力与MTI笔译教学规划[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鲍德旺;杨士超;;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之解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孙丹枫;;浅析庞译《论语》之特色——庞德个性化解读对《论语》译本翻译取向的决定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王鹏;;浅谈对培根论述文体的翻译的忠实性及原作风格的再现——评价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两个中文译本[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3 崔建明;从词汇与句法角度看法律英语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4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莹;语用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商标词英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汪亮;对比研究: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梅;;理性主义在语言学史中的地位[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6期

2 张德让;重构·体验·融合——文学翻译的诠释学视界[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翔一;;文化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最佳关联[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5 屠国元,廖晶;翻译等值概念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02期

6 孙建昌;试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理论学刊;2001年04期

7 傅定淼;;“翻译”词源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冯文坤;罗植;;论罗宾逊“翻译的躯体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袁莉;;翻译产业健康发展的多角度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2 蒲红英;;辩证看待译者伦理与个人伦理[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王晔;试论段首句作文及给出提纲作文的写作范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4 李衍妮;基本词汇的属性初探[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冬梅;;法庭手语翻译:探讨译员的中立性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邓微天;;口译认知模式与口译员的中立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蒲红英;译者伦理的二维解读[D];新疆大学;2007年

2 孙英;《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功能文体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3 喻姝玮;水文地质术语的结构—语义构词规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44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44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