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老乞大》疑问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17:10

  本文关键词:《老乞大》疑问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乞大》 疑问句 对比研究 语言接触 语用


【摘要】:《老乞大》四个版本中的疑问句,以特指疑问句为最多,其次是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相对较少。是非疑问句以使用句末语气词最为常见;特指疑问句疑问代词比较丰富,四个版本同一询问对象所使用的疑问代词大体一致,句末语气词的使用相对简单且频率很低;选择问句都是以带有语气词和关联词的句式为主,但语气词和关联词的种类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丰富了;反复问句中"VP-PRT-Neg"和"VP-Neg-VP"势均力敌,句中语气词十分常见。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基金】: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资助项目“《老乞大》句法研究”,项目编号:1040-040814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老乞大》①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资料,“语言跟直讲体十分接近,比直讲体还要口语化,更能反映当时北方汉语口语的真实面貌”[1][P1]。《老乞大》在不同时代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原本老乞大》(1418—1450年)、《老乞大谚解》(1670年前后)、《老乞大新释》(1761年)和《重刊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中代词的特殊用法[J];民族语文;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刘开骅;;选择问句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历时轨迹与内在动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袁卫华;;《五灯会元》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陈勇;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张家合;;元刊杂剧的疑问词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甘智林;“V+一下”格式的歧义现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沈丹蕾;《五灯会元》的句尾语气词“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庞文斌;张国煊;曹恬;;基于规则和统计的汉语浅层句法分析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6 刘鹏元;;询问式搜索请求的模式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祖生利;;《元典章·刑部》直译体文字中的特殊语法现象[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8 李现云;王丹;;英语“have+VP”与汉语“有+VP”对比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9 周敏莉;;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月;;“来着”的词性及语法化、主观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孟洋;《祖堂集》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的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恩和巴图;;《元朝秘史》里的ede和tede[J];民族语文;1984年02期

2 哈斯巴特尔;关于蒙古语人称代词词干变格问题[J];民族语文;2001年03期

3 江蓝生;;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J];语文研究;1986年02期

4 钟兆华;;语气助词“呀”的形成及其历史渊源[J];中国语文;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萌萌;陈金中;;英汉习语对比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方小燕;;广州话里的疑问语气词[J];方言;1996年01期

3 胡贤云;;《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4 马道山;;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是疑问算子吗?[J];中国外语;2006年02期

5 陈雅;《老乞大》中的疑问句[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李会荣;娄烦方言的疑问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禹淑英;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对比研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8 冯子伟;;析山西黎城话的句末语气词[J];语文学刊;2009年05期

9 汤爱生;;日常会话中疑问句的言外之意和艺术魅力(摘要)[J];现代外语;1992年04期

10 孙苹;;《雷雨》句末语气词的口气意义初探[J];文教资料;2007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敏欣;;电针、经皮电刺激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2 姜宏;;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支永碧;;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唐磊;;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谈《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翟会锋;;毕节三官话里的是非疑问句[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6 姜廷惠;;新《婚姻法》语用质疑[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管春林;;《英汉否定对比:回顾、述评与展望》摘要[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周凤岐;;漫谈符号和跨文化交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彩玉;;动词“整”的语法、语义和语用思考[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10 潘用福;;“永隆通宝”钱、范和拓片的对比研究[A];福建省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育部语用司和语用所召开工作交流对接会[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2 大方县凤山中学 周珍远;浅谈特殊反义疑问句的用法[N];毕节日报;2011年

3 教育部语用司;教育部语用司召开“中华经典诵读”工作研讨会[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4 张明;东南亚地质矿产对比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王仲会;国际黄金体系的对比研究[N];期货日报;2004年

6 马琳;华南与朝鲜半岛南部地矿对比研究展开[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曾禾;中日合作开展地质研究[N];中国矿业报;2006年

8 潘涌;独立的母语评论:积极语用教育观的要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王仲会;国际黄金体系的对比研究[N];期货日报;2004年

10 特约记者 曹菲;中日联手研究区域成矿作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叶建军;《祖堂集》疑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顺美;《老乞大》《朴通事》常用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9 张明宇;极向敏感与极项允准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平;《古尊宿语要》疑问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柳彦玲;维吾尔语形态致使句与汉语“使”字致使句对比[D];新疆大学;2007年

3 东孝拓;话语输出者和输入者的个人因素对疑问句中“呢”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4 欧慧英;同义介词“从”和“由”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李会荣;娄烦方言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爱花;朝鲜语是非疑问句的命令言语行为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李智;现代汉语口语疑问句语调升降规律及其成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文斌;18世纪中期汉语疑问句系统和现代汉语疑问句系统的对比[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彦;汉维语疑问句对比[D];新疆大学;2004年

10 李花子;汉韩疑问句否定表达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1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51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