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语法化角度看汉语词性论争问题——以“是”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05 09:19

  本文关键词:从语法化角度看汉语词性论争问题——以“是”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化 系词 动词 体词性 谓语 发展研究 马氏文通 重要地位 张志公 黎锦熙


【摘要】:正自《马氏文通》以来,词类研究在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划分,具体词性研究又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具体词词性历史发展研究;二是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汉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往往忽略了二者的联系。本文以"是"为例,探讨词性论争问题。一、历史论争关于系词的词类属性,各家观点不一。①实词说。黎锦熙认为系词附属于动词;陈承泽、杨树达把系词列为动词的一类;吕叔湘认为"为、是、有、似"等系词作为动词"简直算不上活动"的一类;张志公认为系词是动词的附类;丁
【作者单位】: 河北金融学院基础部;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自《马氏文通》以来,词类研究在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划分,具体词性研究又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具体词词性历史发展研究;二是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汉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往往忽略了二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宝林;关系动词的鉴定标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宗菊;;“用”引导的工具成分和材料成分小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王素改;;话题是一种语用到语法的投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杨帆;;范晓教授“三个平面”研究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季艳;;“打算”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浅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颖;对复谓结构中“引陪式”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6 王红生;;试论古汉语语序[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年玉萍;;探析“NP了”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张兴旺;;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的语用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马德全,张兴旺;动词与介词的联系和区别[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田穗;侯天庆;;汉语语序制约因素间配位动因再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王学森;;新兴的“被××”结构考察[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4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龚晶晶;“比N还N”格式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俭明!10087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晓航;;壮语动词语法化探因[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李永;;汉代以后的语法环境与动词的语法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6期

3 刘文正;;“是”的词性归属[J];长江学术;2009年02期

4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肖亚丽;;侗语动词的语法化考察[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6 李永;;汉语语序的历史变化对动词语法化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7 李慧敏;判断词“是”语法化研究简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王珏;;现代汉语“作为”及其语法化历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朱福妹;马贝加;;副词“旋”的产生及其发展[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冯青青;陈建敏;;从语音学的角度论证“把”字句的语法化过程[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郑新夷;;国外婴儿动词习得的研究范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史金生;胡晓萍;;动词带“着”的“把”字结构[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7 张军;;藏缅语系词判断句的类型特征[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8 赵学德;;论语法化术语译名的标准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王路;“一‘是’到底”成大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朱文献;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宋玉柱;“加以了”能说吗?[N];光明日报;2001年

5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毕节地区社科联 潘雪;古代汉语句法举要浅析[N];毕节日报;2010年

7 李娟;一部引人思考的理论语言学著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邵敬敏;消除歧义的手段——歧义总论[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9 张仲景国医学院 沙恒玉邋沙涛;古医籍中的语序变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郎锦华;“作”、“做”之辨[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植永;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肖娅曼;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刘黎岗;重庆话口语中话题的结构与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8 覃东生;对广西三个区域性语法现象的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吉军;“X不X”结构的语法化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段丽;汉语系词“是”的主观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潘海峰;动后“上”的语法化过程和“V上”结构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虎;《宋书》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薇;试论句尾“了”的语法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蕾;现代汉语否定式“把”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琦;《颜氏家训》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永华;语气副词“当然”的多角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54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54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a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