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国东北方言动词略析

发布时间:2017-12-07 14:32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北方言动词略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东北方言动词 概述 来源 分类 构成


【摘要】: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北方言动词又是构成东北方言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东北方言动词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和掌握独特的东北地区文化并深化语言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发现:东北方言动词的来源包括少数民族语言词和借用词;东北方言动词的分类是东北方言独有动词和与普通话同词异义的动词;东北方言动词的构成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第499号)
【分类号】:H172.1
【正文快照】: 中国东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方言,而东北方言动词的发展是东北方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独把东北方言动词从东北方言中提取出来进行研究,目的是对东北方言动词作较为全面的考察,为进一步研究东北方言动词、词汇及其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蕾;;小议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邢娜;叶回苏;;东北方言之“整”字探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2 于欢;;对东北方言“整”的语义、语法、语用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周红;;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看东北方言“整”的语义阐释[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爽;;铁岭方言动词“整”的意义多样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5 褚艳;;泛动词“整”、“搞”和“弄”小议[J];语文学刊;2009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小平;代动词“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晓晖;天镇方言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2 铁艳凤;泛义动词“弄”的探析[D];暨南大学;2010年

3 Brian Joseph Lee(李雄);东北方言动词结构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4 郭萌;动词“整”的动态考察—兼与“搞”、“弄”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路杨;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佟秋妹;徐州方言中的泛义动词“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符淮青;“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J];汉语学习;1996年05期

3 赵惠;"抬"字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4 杨丽君;动词“搞”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用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2期

5 张万有;方言动词“整”简说[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池;何丽敏;;《论语》中成语的来源及其分类初探[J];语文学刊;2010年14期

2 廖新玲;汉语词汇表情功能问题初探[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姜红;;试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行语[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蒋华;;指示代词研究述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曹莉亚;;百年汉语外来词研究热点述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蔡健;;高校女生流行委婉语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01期

7 缪九花,温昌衍;方言词的来源分类初探——以客家方言为例[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王笑琴;;成语的分类与界标[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7期

9 杜海军;盛爱萍;;双数量结构研究述评[J];语文学刊;2008年01期

10 冯春波;;词典插图分类初探[J];辞书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承弼;;语境分类及其作用的初步探索(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罗燕萍;;浅谈普通话轻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德万;;汉语缩略语引起的歧义类说[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蒋文天;;网络语言的分类及其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苗杰;;王希杰“潜”“显”理论再评——《修辞学通论》读后感[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莉芳;阿美语偏正短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田阡子;东亚语言复合元音的类型及渊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刘宏丽;明清敬谦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海东;当代汉语流行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熊林春;从认知语用角度看言语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明芹;AB式象声词的重叠形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宏义;目的论观照下的误译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朴悦嘉;《史记》亲属称谓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李晓玲;《颜氏家训》复音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明;《世说新语》副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yN婧;跨文化传播中的汉语外来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张明宇;汉字“好”的语义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宋文长;论“会话含意”在中国的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62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62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