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的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对策
本文关键词:基于职业素养的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对策
【摘要】:伴随着网络语言的日益流行、外语学习的持续升温,大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却呈现出下滑的态势,一些基本的语言文字能力都非常欠缺,甚至冲击到了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学的教育工作者要将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更要学好、用好更要用精汉语,一个汉语言能力不达标的大学生不仅不是合格的大学生,今后也很难在职业发展上取得成绩。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基于职业素养培养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
【作者单位】: 石家庄经济学院;
【分类号】:H193;G642
【正文快照】: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不仅仅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担负着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与义务。而作为伴随着中华民族发展了几千年的汉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已经成为我国璀璨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发展的历程里,所展现出来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英;;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乐山师范学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实践探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桂波;;论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陈一凡;;浅谈大学生语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娜;;浅谈语言教育和素质教育[J];大视野;2009年03期
2 郭灵云;;大学生职业汉语及就业能力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在京沪高校的开展为例[J];才智;2012年19期
3 王国年;;以文史为本 以兴趣为先——大学语文教学法新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左晓虹;左泽龙;;独立学院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其就业的重要意义[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5 施华;赵玉志;金慧;王丰敏;李书红;;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6 牛桂卿;;汉语言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关系刍议[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许贻斌;;母语危机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0年09期
8 强金国;;大学语文改革探悉[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杨双双;;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策略谈[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7期
10 杨凯;;论语言表达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臧迎欣;智能拼音输入法对大学生汉字应用能力负面影响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跃,孙玉娟;加强理工科大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刘伏英;高校学生语言素质教育刍议[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郭兰;;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俞允海;;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其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陈伟琳,张予宏;关于加强大学生语言素质教育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盖晓明;;汉语言文字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7 胡培安;语言素质的内隐与外显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1年04期
8 贺能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互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5期
9 浩歌;;还是要举素质教育之旗[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2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涛;;浅谈《大学语文》与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2 岳德虎;覃俊达;;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缺失及改进[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尚洁;;旅游专业大学语文实用性教学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4 周春久;;“简约”之中蕴育“深邃”——再论汉语地域名称与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地名;2010年07期
5 袁曦;;加强实践教学 融入专业元素和职业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对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学观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8期
6 陈捷;;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7 刘楚群;尹钟宏;;大学生语言修养的提高与现代汉语教学新思路[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1期
8 李俊梅;;大学生的读写训练不容忽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徐君;;论唐宋诗词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功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2期
10 张娜;白鹤;;浅谈大学生语言生活中的外来语运用[J];双语学习;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来林;;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探索[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张鸾清;;科技论文写作浅说[A];四川高校学报编辑文集[C];1989年
4 常江;;大学生应用写作学习难点及对策研究一:语言转换[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彭聃龄;郭德俊;张素兰;;同一性判断中汉字信息提取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毕世响;;语词联想测验的理论意义,,实际操作和运作机制的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张军;杨春英;;认知需要和框架条件对个体决策结果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师建胜;;梧桐碧 凤凰栖——语言服务企业与翻译的共同发展[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曲文吉;;浅析“大语”课中素质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翟帆;百名外国大学生来华竞赛汉语[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缪迅;让汉语通行天下:还需百万大学生踊跃参与[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3 缪迅;大学生中文教育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 马蔚;不过度忧虑,也不消极对待[N];工人日报;2005年
5 刘丹 滕育栋;透视汉语“内冷外热”的尴尬[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陈澍;大学语文课:人文素质教育的助推器[N];光明日报;2007年
7 金姝邋李林岩;汉语桥决赛在长开幕[N];吉林日报;2007年
8 程刚;北京奥运会助推汉语热[N];科技日报;2008年
9 柳青 徐泓;汉语推广首次招标[N];中国财经报;2005年
10 雷振岳;汉语要自救 更要自醒自尊[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霞;汉维大学生道歉策略跨文化语用对比[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2 向发意;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艳芳;中美大学生议论文中的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赵静;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静;大学生校园常用称谓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赖勇强;大学生阅读的性别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蕾;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绍忠;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王悦;大学生日常用语中性化的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黄健吾;非职业译员连续传译困难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6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6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