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本文关键词:论译者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摘要】:翻译规范作为描述翻译学的重要概念,拓展了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而其不足在于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翻译规范具有文化特性、不稳定性和多样性,这为译者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基础。译者的选择是形成不同规范竞争力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翻译规范发生、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力量。本文提出并论述了译者规范的概念,在整合现有翻译规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描述译者规范的途径和方法,用以分析译者主体实然发生的翻译行为,以及与翻译规范之间的互动。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性别视角下的译者规范”(项目编号:11FYY018)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译者生态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2RKB01328)的资助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0引言规范这一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翻译研究,经图里(Gideon Toury)、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及赫曼斯(Theo Hermans)等学者的阐发和应用,成为描述翻译学的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翻译规范研究强调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尽可能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和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思洁;描述翻译学中的工具理性反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诚;通天塔里的镣铐舞者——也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车欢欢;邹晓玲;;也谈文化派译论[J];长城;2012年02期
4 车欢欢;罗天;;从辜鸿铭《论语》的英译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范云,邓忠,范振东;的语视角下翻译的不对等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淑贞;赵宁;;图里与翻译规范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林蔚;;许渊冲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符白羽;;阐释学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论译者对原文主观理解的合法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易彩纯;;英译公示语在语言层面的可接受性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静;;译作文本旅行的陌生化图式[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6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章艳;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及译者的应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10 徐剑;翻译行为合理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苗;权力话语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燕燕;从《飘》的两个中译本论译者主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胡德侠;诗性智慧视野下翻译文学中译者主体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张伟卓;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波;唐诗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周游;从接受美学看英文电影片名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莹;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璐;以翻译规范理论为视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三个译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羽;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看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译者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慧;阐释运作理论关照下的译者主体性[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萧;从模因到规范——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述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王炜;;翻译多重性的“马赛克”效应解析[J];学理论;2009年31期
3 张冬梅;;立法与阐释——翻译规范研究的范式比较与问题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4 贾延平;;专业外来术语规范化的思考——由“钉住汇率”说开去[J];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04期
5 廖七一;;从“信”的失落看清末民初文学翻译规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6 赵宁;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研究概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3期
7 凌长秀;;论翻译规范的演变和译者的主体性[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郑元珂;;浅析描述翻译学视角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魔咒翻译[J];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期
9 胡平;胡寅;;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理论评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胡平;;论翻译规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梦立;;论海峡两岸人名地名翻译规范、统一的必要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师建胜;;你的船 你的海——浅谈翻译人员的职业规划[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俊峰;潘智丹;;MTI教育:中国翻译学科发展的契机[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高级编辑 傅振国;汉语,为你欢喜为你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N];文汇报;2010年
3 徐永平;俄罗斯文学的不幸与中国读者的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傅振国;“英语蚂蚁”和“汉语长堤”[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赵晓霞 李炜娜;汉语夹杂英语 怎么看,怎么办[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郑娜 赵晓霞;规范使用语言 主流媒体责无旁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郑博超;规范汉英混用,多此一举,还是势在必行?[N];检察日报;2010年
8 教育部语用司;外文使用亟需规范和引导[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9 记者 韩庆s,
本文编号:1270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7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