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做”的语法化

发布时间:2017-12-09 10:15

  本文关键词:“做”的语法化


  更多相关文章: “做” 虚义动词 语法化 组配功能 连谓结构


【摘要】:本文根据文献和方言材料讨论泛义动词"做"的组配功能及其语法化。文章例举"做"的组配情况,从"做"作为连谓结构前项与后项分别阐述其虚化为介词的过程和动因,并指出"做"省略宾语直接用在动词前是"做"副词用法的产生根源。"做"作为构词语素,有的是"做(动词)+宾语"的词汇化,有的是"做(介词)+宾语"的词汇化。文章最后对连谓结构与汉语介词、副词、助词、唯补词/体标记等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做”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既有实义用法,也有泛义、虚义用法。当它用作泛义时,就是所谓的“泛义动词”。泛义动词也即朱德熙所说的“虚化动词”。关于虚化动词,朱德熙(1985)指出,这些动词“原来的词汇意义已经明显弱化了,因此在某些句子里把它们去掉并不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昌;“做”与“作”用法的异同[J];科技与出版;1999年02期

2 王正;“作”“做”及其构成词语的规范化问题[J];秘书之友;1999年01期

3 付淑霞;“作”与“做”[J];黑河教育;2004年02期

4 许国萍;用词辨析:“作”与“做”[J];修辞学习;1998年05期

5 章文;注意“作”与“做”的正确使用[J];河北科技图苑;2005年02期

6 ;问题征答答案选登(第一期)[J];汉语学习;1982年03期

7 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辨析:消息/信息 作/做[J];语文建设;2000年02期

8 王正,王雁;“作/做”及其构词的使用混乱现象调查[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9 和卓;谈“作”与“做”的区别[J];秘书工作;2004年07期

10 宋金榜;谈“作”与“做”的使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赵学德;;论语法化术语译名的标准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秋丽;;泉州方言介词“嘞”的语法化及涉及的相关现象[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9 邵志洪;;汉英受事论元语法化对比研究——从汉语话题性结构的英译转换谈起[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彭泽润;“做”和“作”是多余的文字区分[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李娟;一部引人思考的理论语言学著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6 东北师范大学 彭爽;现代汉语旁指代词功能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李开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部;语言学方法与方法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晏斌;虚义动词论[D];南开大学;2004年

2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刘黎岗;重庆话口语中话题的结构与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6 覃东生;对广西三个区域性语法现象的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现代汉语否定式“把”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琦;《颜氏家训》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5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向华;汉语中“个”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范群;“给”的语法化考察及其在句子中的焦点标记功能[D];山西大学;2005年

8 尤翠云;名词谓语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吉军;“X不X”结构的语法化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0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70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b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