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索绪尔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比较:方法论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09 10:18

  本文关键词:索绪尔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比较:方法论与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方法论 方法 组合 沉思


【摘要】:本文指出,索绪尔重形式轻意义,海德格尔倡导"思"而弃"计算思维"。语言结构主义后期的弊端之一是僵化的语法术语和繁多的原则。这不仅违背索绪尔的初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语言学的发展。海德格尔的阐释则带有任意性和独断性,难以模仿与应用。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索绪尔与海德格尔语言观对比研究”(08JA740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
【正文快照】: 1方法论与方法方法论(methodology)这个术语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通常指那些可以将一个与另一个科学领域区别开来的特征。它重点考虑与科学的实际操作相关的问题而不是科学哲学中的普遍问题,实际研究在前,方法论在后。方法论还可指对某一学科领域研究的反思。然而,不同方法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民权;;社会性别语言学的哲学渊源及方法论探究[J];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2 邵敬敏;;评《汉语语法论》的历史地位兼论其“句型”学说[J];克拉玛依学刊;2011年03期

3 张宝林;;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4 薛琳;;公式语理念和汉语研究的关联问题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於泽明;;“比N还N”结构中名词词义构造与性状意义的强弱[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周国光;范崇峰;;汉语词汇语义系统研究方法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建国;杨发荣;;“文”与“字”析说[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8 陈敏;;从三个平面分析“X奴”[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陈蔚松;;折笔分类与数字信息[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10 胡英;余乃金;;古汉语中词与短语之辨析[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梅;;《语言观与方法论》课程笔记摘要[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秀珍;;两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郑定欧;;方法论的呼唤[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晗蕾;;修辞学研究的进一步科学化——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张昕竹;陈志俊;;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晗蕾;;修辞学研究的进一步科学化——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乔俊杰;;科学的修辞观和方法论[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普;;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施发笔;;试探王希杰修辞学思想的发展轨迹[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源;甲骨文中所见的豕牲[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尚新;汉语研究应以“字”为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3 盛银花;安陆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小琴;《六度集经》语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陈浪;当代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新进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积良;《国语》实词型同义连用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吕玲娜;“组合”视角下的语素意义考察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3 闫春慧;汉语“洗涤”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陈献;汉语恭维语的实现:跨文化视角语言结构形式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5 孙小晶;从概念整合角度解析汉语双音节心理动词的词汇化过程[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冯文贺;基于语病评判的语言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抗抗;汉字在作家语言创作中的功能[D];复旦大学;2008年

8 范海祥;实践阐释学视域下文本阐释的客观性对翻译的指导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娜;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董珍珍;同声传译中的准备活动和工作记忆[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0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70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