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广陵潮》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11:07

  本文关键词:《广陵潮》词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广陵潮 词汇 称谓词语 方言词 外来词 古语词


【摘要】:《广陵潮》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社会谴责小说,作品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扬州、南京、武汉、上海等地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语言上具有很强的时代和地域色彩。 清末民初时期的语言正处于一个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转折阶段,在词汇方面,《广陵潮》体现出了词汇史上承前启后的特点,这就使该作品具有较大的词汇学研究价值。对于这部作品,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思想和文学两个方面,本文是首次尝试着对《广陵潮》的词汇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了讨论: 第一部分,“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该论文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价值。 第二部分,“《广陵潮》的词汇概貌”。本章我们根据作品的词汇特点,以100次作为临界词频数,将作品的词汇划分为高频词和非高频词两部分,继而对这两部分按照词类进行列举分析。高频词部分,我们主要对名词、动词和副词中具有专书特色的词语作了进一步分析;非高频词部分,,我们在按照词类对其进行列举研究的基础上,细致考察了名词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词语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关的词语,从而深入分析其词汇特点,实现了对《广陵潮》词汇系统的全面了解。 第三部分,“《广陵潮》称谓词语研究”。本章主要研究《广陵潮》中人物在会话中如何指称对方、他人或自己,进而揭示其所用称谓在反映或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态度或情感时的特点。结合《广陵潮》中的称谓特点,我们将作品中的称谓分为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敬谦称谓和身份称谓四个类别分别加以研究。每一类别中,通过对书中人物在交际中所使用的具体称谓进行整理、排序、列举,进而分析、甄别各自的语义,总结其适用范围、使用规律等,我们从文化视角完成了对每一种称谓语的审视。 第四部分,“《广陵潮》方言词、外来词和古语词研究”。方言词、外来词和古语词的大量运用是《广陵潮》语言的一大特色。方言词部分,我们根据语义内容对作品中部分具有典型方言特色的或是生僻容易误解的词进行了分类列举和释义举例;外来词部分,我们根据词语来源将其分为西语外来词、日语外来词和梵语外来词三类,并列举其中典型的词语,分析作品外来词方面的特点;古语词部分,我们将其分为历史词和文言词两类并对其进行了代表性词语的列举和意义的阐释。通过对三者的分析,我们实现了对其词汇特色的把握。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我们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得出对《广陵潮》中的熟语、称谓词语和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方面的认识和启发。 我们以《广陵潮》为语料进行专书词汇研究,力图客观全面地描写作品的词汇概貌,并对其中特色词汇加以分析和阐释,以期为词汇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莉;近代汉语词语发展的更替现象[J];古汉语研究;2001年04期

2 杨霞;李东霞;;《东方杂志》的词汇语料学价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匡鹏飞;汉语词汇研究的新创获──评《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J];汉字文化;2002年02期

4 闫志章;;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6 曹Z

本文编号:1270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70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2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