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翻译中的评价:译者决策关键之处》评介

发布时间:2017-12-11 13:38

  本文关键词:《翻译中的评价:译者决策关键之处》评介


  更多相关文章: 译者主体性 评价理论 翻译研究 翻译观 评价意义 语言学研究 决策过程 主体性评价 意识形态 系统功能语言学


【摘要】:正自Catford(1965)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地引入到翻译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的有益探索,使此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最近,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亦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中。Jeremy Munday就做出了这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基于ERP技术的英汉心理词典中双语词汇名动分离机制研究”(11YJA740006) 山东科技大学春蕾项目“法律翻译的二维断裂与整合研究”(2010AZZ14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自Catford(1965)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地引入到翻译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的有益探索,使此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最近,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亦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中。Jeremy Munday就做出了这样一种全面而系统的尝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楠;;女性视角下看翻译主体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2 仝婷婷;;从阐释学视角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柴jZ;袁洪庚;;隐身于译者主体性后的“视域融合”[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周景刚;;翻译描述与译者主体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张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有意误读[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蔡例利;申连云;;翻译主体的命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冯锦;汤丹;;互文性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吴博;;浅谈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及其对当今翻译研究的影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张俏;;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尹燕;;民生新闻话语的评价意义解读[J];海外英语;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刘元元;;女性主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冯智强;;语言哲学视阈下的翻译观溯源——从语言观问题谈起[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汪榕培;王晓娜;;“同义手段说”与跨文化交际——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说”给翻译研究的启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两个三角”——以翻译批评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从益;彭正银;;走向翻译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吕俊;;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学[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3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与公共阅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金福;语言学研究“升温”[N];光明日报;2004年

5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6 戴庆厦;西部开发与语言学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通讯员 邓虹、程秀丽  本报记者 郭扶庚;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N];光明日报;2002年

8 盛玉麒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料库方法:语言学研究的范式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熊轩;《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出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光辉 王媛媛;首届云南省语言学研究精英论坛在楚雄师院举行[N];楚雄日报(汉);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3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4 马伟林;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黎昌抱;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禹一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冷惠玲;论译者风格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马景秀;新闻话语意义生成的系统功能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赵东林;基于语篇类型的翻译对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立京;试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D];山西大学;2006年

2 杨维春;译者主体性在傅雷翻译中的介入[D];湘潭大学;2010年

3 叶乐;论译者主体性及其在人类历史重大变革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洪霞;浅论译者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鲁城冀;从德里达和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合理性[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王海燕;论报刊语言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伍争;论陪同口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贾超琴;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文化误读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高贝贝;传播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马耀娟;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理论看译者主体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78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78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