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转折义虚词“却”跟“但是”、“倒”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6 03:09

  本文关键词:转折义虚词“却”跟“但是”、“倒”的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却” “但是” “倒” 转折义 对比


【摘要】:"却"、"但是"和"倒"都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有转折意味,但它们在语义、语篇连接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却"是语气副词,"但是"是连词,其基本语法意义是表转折关系。而在语篇中,"却"可连接两个句法成分,"但是"不能;"但是"可连接句子和段落,"却"不能。"却"和"但是"多用于书面语中,"却"多表示说话者持不同的态度,"但是"侧重客观叙述。"却"在表示转折关系时有时候没有语义侧重点,"但是"的语义侧重点多位于转折项。"却"和"倒"都是语气副词,能在表转折关系时表达一定的语气并起强调作用。在复句中,"却"可位于后一分句中,而"倒"既可位于后一分句,还可以位于前一分句。"却"用于书面语中,"倒"一般用于口语中。"却"在表示转折关系时有时候没有语义侧重点,"倒"的语义侧重点多位于转折项。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0.引言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表达手段。“却”、“但是”、“倒”是重要的汉语虚词,虽都表示转折义,但它们在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等诸方面都各有特点。前人对三者已做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如梅立崇(1998)、李莉(2001)、丁慧平(2002)、王小敏(2000)、高兵(20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莉;试析副词“却”[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彭小川;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刘清平;“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比较[J];学术研究;2000年10期

4 高兵;“却”的语境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清平;“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比较[J];学术研究;2000年10期

2 周红;;副词“倒”的预期推断与语法意义——兼谈对外汉语副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焱;《醒世姻缘传》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4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清平;“却”与“但是”的异同考察[D];暨南大学;2001年

2 王功平;副词“倒”与“却”的对比语义、语气及相关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丁俊苗;《醒世姻缘传》复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江;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5 刘永红;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的逻辑语义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晓飞;现代汉语副词“倒”考察[D];河南大学;2004年

7 王磊;《真诰》连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段轶娜;现代汉语关联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熹;面向对外汉语的几组语气副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柏灵;表转折“X是”副连兼类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小川;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刘清平;“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比较[J];学术研究;2000年10期

3 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润莲;说“却”——兼谈“却”的翻译[J];语言与翻译;1988年04期

2 杨载武;《西游记》虚词“却”词义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01期

3 王士毅;《水浒》中“却”字的用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4 景士俊;析“却”[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5 梅立崇;关联副词“却”试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3期

6 岑泽丽;;“却”、“倒”及“但是”比较[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年02期

7 赖江;《醒世恒言》中的“却”字[J];九江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8 常晓雁;《老乞大》《朴通事》两书中的副词“却’[J];怀化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9 刘清平;“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比较[J];学术研究;2000年10期

10 刘尚宝;关联失调[J];咬文嚼字;199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新年;《祖堂集》动态助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娟;“反而”与“却”的异同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4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94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e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