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新认知语用学——语言的认知-社会研究取向

发布时间:2017-12-17 05:32

  本文关键词:新认知语用学——语言的认知-社会研究取向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 新认知语用学 认知方式


【摘要】: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用学兼顾社会因素产生了"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通过深入考察这两个学科以及相关研究我们发现:紧密结合"认知"和"社会"两大要素将会成为21世纪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新认知语言学"。其"新"主要体现在:有机整合社会和认知两大要素,且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十几种认知方式,分析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这也是对认知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的新发展。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1.认知语言学与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于20世纪80年代在反思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TG)的基础上诞生。TG基于“客观主义哲学理论”,从“天赋性、普遍性、自治性、模块性、二元论与形式化”等角度来分析语言与心智之间的关系,为全世界语言学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寅;中西学者对体验哲学的论述对比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寅;;荀子论语言的体验认知辩证观——语言哲学再思考:语言的体验性(之五)[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2 王寅;再论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3 王寅;;《易经》与认知语言学:语言体验观比较——四论语言的体验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寅;;四论语言的体验性——《易经》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对比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圆;从认知角度分析词汇学习的猜测策略[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红;从文化角度看人体隐喻的认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寅,李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3年01期

2 王寅,李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词汇和词法成因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4年02期

3 王寅;中西语义理论的对比与翻译理论的建设[J];中国翻译;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军;;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吉庆波;唐朝义;;浅析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灯”的隐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周红英;;音位变异与社会意义的建构: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J];外语研究;2010年04期

4 周红英;;“家/family/home”在中西文化中的概念差异及其文化认知理据[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298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98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f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