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中国政府总理答记者问的积极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8 15:24
本文关键词:评价理论视角下中国政府总理答记者问的积极话语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评价理论 积极话语分析 建构性 总理答记者问
【摘要】:针对非批评性话语分析和批评性话语分析存在的不足,Martin在1999年提出,“话语的对象不应只是一些含有不平等现象的坏新闻,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分析坏新闻,使批判性思考更多地朝着肯定的方向进行,以正面的思想来引导读者,即积极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旨在朝着和平语言学的远大目标努力,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本文正是在此种背景下,运用评价理论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总理答记者问进行的分析研究。本文分析的语料为朱昒基、温家宝和李克强三位总理的十六场答记者问。对这一话题的研究,许多中国学者还主要集中在语言风格、翻译、语用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很少有人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希望证明评价理论和积极话语分析的有效结合可以用来研究总理答记者问,弥补批评话语分析的不足,加深对评价理论和积极话语分析的理解。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阐释性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但着眼点是语篇分析。评价理论通过三大系统,即态度、介入和级差来实现对评价资源的识别、判定和分类,再根据评价资源分析说话人背后所隐含的态度、观点和立场。因此,评价理论是作为积极话语分析的有效理论工具。 本研究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评价理论与积极话语分析在分析总理答记者问时的运行机制是通过从积极方面的阐释评价资源而成功实现的,积极词汇的频繁使用与数据的整体分析确保了评价理论和积极话语分析融合的有效性。(2)在分析总理答记者问中,丰富的评价资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总理的个人意识形态相结合确保了从积极的方面来阐释总理答记者问。(3)在评价理论的次系统分布中,总理答记者问中的态度、介入和级差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态度资源的使用数量大于介入和级差资源的使用。(4)在态度资源中,判断是最经常使用的,与其他语篇相比,情感资源也经常运用在总理答记者问中,使用情感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听众的情感,以至于对政府采取的措施更有信心。(5)在对介入资源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对话收缩比对话扩展所使用的资源多,通过话语收缩里否认的方式,总理运用压缩对话空间的方式排除其他声音。(6)在级差系统中,语势资源的使用多于聚焦资源,并用语势和聚焦的强化轴来强调积极意义,他们表扬人民并且盼望着将来实施措施的成功。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昕;;话语分析的新视角——积极话语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9期
2 蒋瑛;;语言顺应论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以2010年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现场口译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刘成科;;批评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从解构走向建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年04期
5 袁华;;美国对伊态度的新变化——对伊朗核问题报道的积极话语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张玲玉;杨凤玲;;从评价理论看2010全国两会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J];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7 袁秀凤;;英语叙述式招生广告的介入资源利用分析[J];外语研究;2007年04期
8 唐青叶;;弱势群体身份表征的积极话语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9期
9 李鸿春;;语言:态度的载体,价值的取向——基于评价理论的答记者问语篇态度资源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2年02期
10 杨婷婷;尹铁超;;政治演讲语篇积极话语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1304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0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