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声调支点节奏与英语重音支点节奏

发布时间:2017-12-19 01:14

  本文关键词:汉语声调支点节奏与英语重音支点节奏


  更多相关文章: 声调支点 重音支点 汉语 英语 节奏属性


【摘要】:根据Hyman的音系类型学理论,可将汉语界定为声调支点节奏,将英语界定为重音支点节奏。前者表征在单音节字、双音节词乃至话语结构中,后者体现在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的交替上。汉语虽有重音(实则重征),但通过声调而实现,且缺乏词库上的指派标记。两种节奏属性均具语法语义功能,因而为母语者所感知和认可。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节奏类型对比研究”(11BYY011)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的资助
【分类号】:H116;H311
【正文快照】: 0.引言Hyman(2007)将世界语言分为重音语言(stresslanguage)和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两大类。尽管汉语学界已在声调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围绕汉语节奏而引发的词重音之争,迄今仍然见智见仁,莫衷一是。然而,学界已就英语的重音支点节奏(stress-based rhythm)形成了共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卡佳;;英汉语调对比教学[J];现代外语;1991年03期

2 江荻;;重音、重调和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3 王志洁;冯胜利;;声调对比法与北京话双音组的重音类型[J];语言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帆;;宕昌的凤鸟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汤城;;浅谈《史通》对范晔《后汉书》的评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阚绪良;吕晓玲;;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一——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9 刘和惠;;关于郢爰一则史料辨误[J];安徽钱币;2000年02期

10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3 覃夕航;;普通话元音/γ/的性质和音值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银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话“去声+去声”双音节词重音研究之简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秦少康;;网络交流用词分布特征浅析[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邹晓辉;;优化“语义信息处理”的新方法与实施例——从“一词泛读”到“释义字组”再到“一字精读”[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彭云帆;;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差异中的语感作用[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鲁川;;立足汉语实际的信息语言学——确立汉语基元单位和构建角色序列模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高北刚;;从生成音系学角度谈普通话声母的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嘉;英语语调实验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郭敏姿;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林茂灿 ,颜景助 ,孙国华;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J];方言;1984年01期

4 江荻;论声调的起源和声调的发生机制[J];民族语文;1998年05期

5 王韫佳,初敏,贺琳,冯勇强;连续话语中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感知[J];声学学报;2003年06期

6 王洪君;;汉语的韵律词与韵律短语[J];中国语文;2000年06期

7 徐世荣;双音节词的音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8 江荻;;语音材料与语音表达方式的演变[J];语言科学;2003年03期

9 冯胜利;;动宾倒置与韵律构词法[J];语言科学;2004年03期

10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J];语言科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洁敏;论汉语节奏规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丁金国;;汉语特质说略[J];汉字文化;2007年02期

3 吴洁敏;停延节奏和朗读[J];语文建设;1992年11期

4 粟向军;;英语重音与汉语轻声——词汇层次上的功能比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樊英;;试论汉语节奏与语音修辞[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6 周士平;;美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节奏特征之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黎雁;;英语重音与汉语声调的语音联系[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安英姬;节奏与停顿[J];汉语学习;2001年06期

9 吴洁敏 ,朱宏达;节奏规律是语音修辞的基础[J];修辞学习;1994年02期

10 安英姬;等时等长的汉语节奏原则[J];汉语学习;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冬烨;时书菊;王佳;张劲松;;中日语音节奏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陈莹;;英汉节奏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秀龙;英汉重音对比[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一青;汉英重音对比研究及应用[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3 唐小佳;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理论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刘冉;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节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罗爱华;汉英词重音对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6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06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