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浅谈外国留学生口中的泛义动词“做”和“干”

发布时间:2017-12-19 18:30

  本文关键词:浅谈外国留学生口中的泛义动词“做”和“干” 出处:《语文建设》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泛义动词 义项 目的语


【摘要】:从英语解释来看,"做"和"干"都表达"do"的意思,但是汉语的解释却不是如此,外国留学生对于"做"和"干"的概念是模糊的,因此在词语的搭配使用中更是难以区分,难以掌握。本文试从泛义动词的角度来谈谈"做"和"干"的区别,找出外国留学生在使用做"和""干"中的问题,以期推动对外汉语的具体教学。
【作者单位】: 西安外事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了解泛义动词“泛义动词”这一说法存在己久,,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所谓的“泛义动词”已经被广泛使用,如“做”、“干”、“弄”、“搞”、“整”、“为”等,但是这些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变化莫测,难以掌握语言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对于这类词语的词义、用法以及内在的语言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红;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的动词偏误[J];八桂侨刊;2004年04期

2 刘瑞明;不是“混蛋”动词,而是泛义动词──泛义动词论稿之一[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3 齐丽娟;;浅析泛义动词的界定和性质[J];文教资料;2007年3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燕燕;泛义动词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保树;;数量词的认知语义扩展:从精确到模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陈晓蕾;;论泛义动词“弄”的句法、语义及主观小量[J];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2期

3 张利明;;试论“打”的语法化[J];华章;2011年01期

4 古鑫;;近30年商务印书馆版《新华字典》版本述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左双菊;;“来/去”语义泛化的过程及诱因[J];汉语学习;2011年03期

6 于文静;;评注性副词“搞/弄/闹不好”的多角度研究[J];华中人文论丛;2012年01期

7 陈耀西,陈红根;地图数字化与汉字数字化的关系[J];测绘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田睿;;韩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动词缺失偏误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9 王越西;;从译者主体论角度看20世纪《老子》阴柔思想在英语中的译介[J];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07期

10 李亚丽;;“(S)+V+得+NP+VP”句中谓语V的构成特点[J];世纪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左双菊;位移动词“来/去”带宾能力的历时、共时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娟;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芳;动词“搞”的搭配和语义倾向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杜婷;现代汉语口部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黄彩玉;现代汉语泛义动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袁博;对外汉语教材动词选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杨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钟姝娟;泛义动词“作”[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吕杭;现代汉语泛义动词“打”构词的限制条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刘博;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齐丽娟;现代汉语泛义动词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清高;词义虚化刍议[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金昌吉;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3 潘文,申敬善;试论“来”的替代条件[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4 金昌吉;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J];汉语学习;1996年02期

5 于江;实词虚化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牛保义,徐盛桓;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9期

7 康国章;引进动作行为受益对象的介词“为”之起源[J];殷都学刊;1999年02期

8 高顺全;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9 辛承姬;连动结构中的“来”[J];语言研究;1998年02期

10 杨丽君;动词“搞”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用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池;;例证与义项要相合[J];辞书研究;1987年04期

2 蒋冀骋;;近代汉语词义系统与辞书编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3 陈维廉;同义成语浅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2年05期

4 续红伟;;多义词义项内在联系的成因分析[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王彦坤;;语文辞书利用训诂材料应避免的问题[J];中国语文;1999年01期

6 蒋竹荪;;“荼”与“茶”[J];中国语文;1999年05期

7 陈明娥;义位的归纳与义项的处理[J];孝感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张明华;语际转换中词汇和义项的空缺现象解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黄帅;《世说新语》中“箸(著)”的用法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新武;;“险”字义项说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木森;;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忽视文化差异[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孙斌;吕学强;苏祺;;义项矩阵模型SMM简介[A];NCIRCS2004第一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曾晓光;;论英汉习语词典中词条义项和释例汉译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爱真;;英语专业学生汉英翻译失误及其对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刘启珍;;中介语理论在普通话培训及水平测试中的运用[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健;王安民;;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认知语言学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静菲;李曼丽;;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文化导入[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9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顾玉莲;;基于CLEC的大学生英语写作常见用词错误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民;适应中学生的需求[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苏培成;“身份证”的“份”应该用“分”[N];光明日报;2002年

3 赵丕杰;继承、创新、提高[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贾玉成;译学语境研究的新期待[N];文艺报;2006年

5 曹威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生;外语教学的双重使命:目的语文化的输入与母语文化的输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安康中学初中部 郑丽;浅谈目前英语教学和《新目标》的差距[N];安康日报;2005年

7 谢仁友;“身分”还是“身份”[N];光明日报;2000年

8 大连外国语学院 侯广建;试论英语学习中对文化知识了解的重要性[N];中国信息报;2003年

9 许钧;译可译 非常译[N];文汇报;2006年

1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刘重霄;外语学习应注重人文意识[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黎;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陈映戎;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长安;“还”和“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海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测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晓路;沉浸式项目中的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陈琳;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封一函;结构与解构:从乔姆斯基到韦努蒂[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非;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多义动词“打”的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燕燕;泛义动词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铁艳凤;泛义动词“弄”的探析[D];暨南大学;2010年

4 路杨;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俊杰;泛义动词“搞”的多角度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黄彩玉;现代汉语泛义动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李洪;论目的语环境下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习得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克然;非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马慧;非目的语环境下二语习得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萌;动词“整”的动态考察—兼与“搞”、“弄”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8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08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