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模式:察布查尔锡伯语保持影响因素调查
本文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察布查尔锡伯语保持影响因素调查 出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察布查尔锡伯语的保持状况良好,双语教学模式是影响因素之一。建国以来察县双语教学模式经历了双元式、过渡式、发展保持式和静态保持式。研究发现过渡式双语教学不利于语言能力的保持,相反保持式模式对语言能力和语言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在多民族聚居区,双语教学应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共领域。双语社区建设应是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及个人之间形成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连动机制。在语言态度的教育上既要体现和谐的民族观,也要保持独立的民族身份。且从经济社会的出发的语言规划全局观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语言态度。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新疆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语言资源的价值评估——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语社区为例”(12CYY096) 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语的语言活力调查”(2011XYSK01)
【分类号】:H2;H102
【正文快照】: 语言保持指在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或地区维护和维持少数民族语言,使弱势语言群体坚持使用原来语言的现象[1]。其研究不仅应包括语言行为层面的语言使用和语言能力,还应包括心理层面的语言态度。所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私人领域如家庭域和朋友域,也应包括公共领域如教育域、工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坚韧;锡伯族学校施行双语教学的意义、成就及主要环节[J];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2 杨荣华;;语言认同与方言濒危:以辰州话方言岛为例[J];语言科学;2010年04期
3 杜秀丽;;锡伯语文的式微及其原因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洁;新疆地区锡伯族双语教育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华;;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及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2 周瓦;;从多学科研究视角论双语教育的本质[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4期
3 何云辉;肖爱;;我国高校专业双语教学师资的素质要求、构成现状及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年01期
4 张鲜华;;高校双语教学师资现状调查研究——以经管类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4期
5 陈小近;陈玲敏;;基于阈限理论的高校双语教学构成要素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魏美华;张荣根;孙安;;中职英语教改规律探秘[J];华章;2012年04期
7 何枭吟;程根阳;徐琪;;提升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质量的思考——基于郑州大学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年04期
8 李枚珍;王琳;;海南黎语使用现状与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周瓦;;论双语教育的本质——多学科研究视角[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姜燕华;;多元一体文化视野下西藏双语教育的前景与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秀山;聂正英;;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探究[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李凯;西藏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术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曹晓燕;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佳;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对我国朝鲜族小学双语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莹;沈阳西塔地区朝汉双语状况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旦智多杰;藏汉双语教学两类模式下学生文化认同及智力发展水平的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袁锦;美国中小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5 冯坤;内地西藏班(校)藏汉英三语教育的课堂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高全蓉;甘孜藏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师职后培训的本土化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聪聪;泰国留学生汉语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及其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宗娟;民族语言课程的制度性安排[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周明坤;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本科生英语学习障碍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曹彦丽;民汉双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海燕,赵琳;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彭伟强;美国浸入式教学实践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余强;美国当前的双语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董俊峰;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教育分流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5 徐世璇,廖乔婧;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6 杨荣华;;四川安岳“辰州话”记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周成兰;论心理因素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左焕琪;试论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4期
9 包海鹰,吴克尧;锡伯族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4期
10 王志国,王顺玲,刘天云;从语言习得理论谈儿童双语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薇;;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相关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语言调查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2 刘玉屏;侯友兰;;农民工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以浙江省绍兴市为样本[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阎喜;;英语文学中的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4 苏宇炫;李素琼;;泰国中学生的语言态度对其汉语学习和使用的影响[J];语文学刊;2010年04期
5 向音;李峰;;军事领域言语社区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1期
6 邝永辉;刘卫真;;广东高校师范生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9期
7 张素杰;;云南省哈尼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探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薛才德;;上海市民语言生活状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2期
9 王远新;;城镇边缘土族村庄的语言生活——青海同仁县年都乎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刘玉屏;;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周健;陈萍;;试论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刘颖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立;;语言的实用价值与家长的语言期望[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赵毓琴;李竞业;;文化底蕴与语言能力[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李可;;语言能力:再论合格科技译者的首要素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朱志方;代天善;;普遍语法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淑芬;;论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越石;优美的中文,,开放的栖居之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毛力群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大型涉外市场语言状况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彭泽润;装腔作势的畸形(gobbledigook)语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牛锐;保护语言多样性 构建和谐语言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教育部语信司;扬州举办“语言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论坛[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7 欧阳晨雨;不应强限网络语言使用[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嘉琦;家庭对孩子学中文的作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记者 冯骥 见习记者 马静;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N];西藏日报;2006年
1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一半处于消亡边缘[N];浙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雷红波;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3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4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沈世s
本文编号:1311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11179.html